“首互未来·e堂课”第47期丨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受邀参加平谷区网信办“e尚平谷·互联护苗”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校园活动
2024-06-26 20:0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首互未来·e堂课

向前一步,做细做实培育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延伸职能,用心用情捍卫未成年人用网安全。

守护少年的你,我们永远在路上。

北京互联网法院特推出“首互未来·e堂课”栏目,通过入校宣讲、线上直播、视频录制、观摩实训、模拟法庭、法院开放日等多种活动形式,提供标准化未成年人网络法治素养系列课程,向学生、家长、老师、社区等不同人群提供菜单式定制化司法服务,逐步扩大网络法治宣传教育覆盖范围,织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安全网”,凝聚全社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共识。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颜君法官受邀参加北京市平谷区网信办“e尚平谷·互联护苗”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校园活动,赴平谷区第十一小学为该校百名师生送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网络法治素养课。

图片

颜君法官以“增强网络法治意识 提升网络空间素养”为主题,通过互动问答、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同学们讲解了网络安全和网络法治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提升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课程以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网络诈骗、大额充值打赏、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网络虚假信息等风险并提出防治建议。通过案例讲解,同学们了解了网络违法行为的后果,增强了对网络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活动还组织学生宣读了《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图片

最后,颜君法官以四幅图(含吸食鸦片图、列强入侵图、某游戏画面截图、人工智能编程上课图)切入,让同学们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受到道德与法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启迪。

学生解读

鸦片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还有身体上的,现代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也是,所以左边两幅图在本质上是相似的,都是让人暂时逃离现实世界的不当方法,可以说现在的网络游戏就像“精神鸦片”。图中展示了古代人们反抗外国商人贩卖鸦片的场景,他们没有沉迷于鸦片,而是勇敢地站起来反抗,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另一幅图中,一位老师正在教学生学习编程,这也是互联网的积极用处之一。可见,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增强自身能力,报效国家;用得不好则可能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我认为左边的两幅图展示了两种行为,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一旦接触都会有上瘾的风险。虽然初次接触可能只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但如果深入接触,会让人难以自拔,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右边的两幅图则展示了保卫祖国的两种方式。右上角的图描绘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焚烧鸦片,在国土上与西方列强战斗。右下角的图展示了管制网络游戏,进而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两幅图都体现了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与保护。

颜君法官鼓励同学们,网络素养是未来青少年甚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大家努力从网络消费者转变为网络生产者,进而成长为网络强国的建设者。

图片

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问答,此次课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网络安全的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爱国情怀。

以此次入校授课为契机,北京互联网法院将持续发挥“首互未来”未成年人保护品牌影响力,深化开展“互联护苗2024”主题网络活动,积极走进校园,以能动履职助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融合发力,强化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协同共育,维护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撰稿:颜君、张倩羽

编辑:任惠颖、刘宛月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北京互联网法院


作者:

北京互联网法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