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神功圣德碑里的大明文化——
2024-06-29 22:12
关注

明十三陵,坐落在距北京市区约50公里的天寿山麓,陵区中部为平原,陵前则有曲折蜿蜒的河流缓缓流淌,山明水秀,景色宜人。

111.jpg

明十三陵建筑群仿佛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几百年前的大明,看到那个繁荣昌盛朝代的建筑技艺,审美风格和思想文化。

这里埋葬着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他们性格鲜明而迥异,或如明成祖朱棣般雄才大略,或如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般仁政爱民,或如明孝宗朱祐樘般励精图治……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在各陵寝的神功圣德碑里,都藏着哪些秘密。

长陵——明成祖朱棣

222.jpg

这是明成祖文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也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帝王陵。长陵的神功圣德碑里,追述了墓主一生的的功绩,文长3000余字;碑阴、碑侧在清朝又补刻了清朝皇帝和嘉庆帝的御制诗文。

333.jpg

看长陵 神功圣德碑

献陵——明仁宗朱高炽

444.jpg

这是明仁宗朱高炽和诚孝昭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由神道、陵宫和陵宫外的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区域建有神功圣德碑亭,其神功圣德碑为无字碑。

555.jpg

看献陵 神功圣德碑

景陵——明宣宗朱瞻基

666.jpg

这是明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墓,陵寝建筑基本沿袭献陵的俭朴规制,在明十三陵中属于规模很小的陵寝,据《帝陵图说》记载“献陵最朴,景陵最小”。其陵寝内神功圣德碑为无字碑。

777.jpg

看景陵 神功圣德碑

裕陵——明英宗朱祁镇

888.jpg

这是明英宗朱祁镇和孝庄睿皇后钱氏、孝肃皇后周氏的合葬陵寝。由于明英宗遗诏中有“众妃不要殉葬”之命,故从明裕陵开始,结束了明代帝陵残酷的宫人殉葬制度。其陵寝内神功圣德碑为无字碑。

999.jpg

看裕陵 神功圣德碑

茂陵——明宪宗朱见深

10.jpg

这是明宪宗朱见深和孝贞纯、孝穆、孝惠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陵寝制度基本仿明裕陵建造。明茂陵建筑主要由神道区域、两进院落及附属建筑构成。其陵寝内神功圣德碑为无字碑。

11.jpg

看茂陵 神功圣德碑

泰陵——明孝宗朱祐樘

12.jpg

这是明孝宗朱祐樘及孝康敬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总体布局和单体建筑规制基本同明裕陵。其陵寝内神功圣德碑为无字碑。

13.jpg

看泰陵 神功圣德碑

康陵——明武宗朱厚照

14.jpg

这是明武宗朱厚照和孝静毅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陵宫建筑总体布局沿袭前制,陵寝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五空桥、三空桥各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一座。其神功圣德碑为无字碑。

15.jpg

看康陵 神功圣德碑

永陵——明世宗朱厚熜

16.jpg

这是明世宗朱厚熜和孝洁肃、孝烈、孝恪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其建筑基本仿明长陵,比前代明帝陵多了一道外罗城,且明永陵的明楼全为砖石结构,无片木寸板,以致当下楼体仍是明代的原构,且完好无损。其神功圣德碑为无字碑。

17.jpg

看永陵 神功圣德碑

昭陵——明穆宗朱载坖

18.jpg

这是明穆宗朱载坖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其神功圣德碑为无字碑。

19.jpg

看昭陵 神功圣德碑

定陵——明神宗朱翊钧

20.jpg

这是明神宗朱翊钧及其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合葬陵,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也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其神功圣德碑为无字碑。

21.jpg

看定陵 神功圣德碑

庆陵——明光宗朱常洛

22.jpg

这是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后孝元郭氏(明光宗孝元贞皇后)、孝和王氏、孝纯刘氏的合葬陵墓,陵园格局仿明献陵而建。其神功圣德碑为无字碑。

23.jpg

看庆陵 神功圣德碑

德陵——明熹宗朱由校

24.jpg

这是明熹宗朱由校和懿安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单体建筑则仿照明庆陵,总体呈前方后圆形,这也是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其神功圣德碑为无字碑。

25.jpg

看德陵 神功圣德碑

思陵——明思宗朱由检

26.jpg

明思陵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和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也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小的帝陵。这里原为其宠妃田氏的坟墓,因自缢身亡的崇祯皇帝生前没有预建寿宫,遂只得将他与皇后一同葬入田贵妃墓中。

陵前建有重檐碑亭一座,内竖敕建皇陵碑,上刻清顺治年间大学士金之俊奉敕撰写的《皇清敕建明崇祯帝碑记》。现亭已毁,但碑保存较完好。

27.jpg

看思陵 敕建皇陵碑

想必你一定好奇,为何除了长陵的神功圣德碑、思陵的敕建皇陵碑撰有碑文,为何其他都是无字碑?

据记载:

明太祖朱元璋曾亲下圣谕,说所谓的皇陵碑记,文官给皇帝写的碑文都是一些虚华的言辞,没有必要在石碑上书写。所以,老朱家的圣德碑碑文必须由儿子来写,于是,成祖朱棣撰写了孝陵(南京)神功圣德碑文,仁宗朱高炽撰写了长陵神功圣德碑文。

不知何故,从永乐皇帝的儿子洪熙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开始,帝陵不设神圣功德碑,到了嘉靖朝一下子补上了,朱元璋定的规矩谁也不敢改,所以7块碑的碑文只能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自己写,可要写好这碑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加上数量之多,干脆就都不写了。后面的皇帝跟风偷懒,于是出现了无字碑。崇祯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碑是清朝皇帝立的并刻有文字。

但是历来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那就是认为皇帝的功德太大,以至于语言都无法表达,所以就干脆一个字也不写,任由后人评断。

28.jpg

明十三陵毋庸置疑是一处独特的所在,在流动的时间中,在潮汐般涌动的朝代更迭中,它仿佛一座凝固的纪念碑,亲历并记录了古老的文明。

想要了解大明的历史和文化,敬请期待2024明文化论坛~

29.png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北京》世界遗产在北京 看见明十三陵、明十三陵管理中心、闲巧棋子落花灯、故宫博物院、百度百科

摄影:及时雨、独漂、张鑫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