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为期两天的“新课程视域下的育人方式变革”北京市特级教师工作坊来延庆实训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实训由北京教育学院与延庆区教委共同组织实施,以工作坊专题研修形式开展,共分为6个工作坊,由7位具有丰富教学与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担任坊主,连同30位指导专家共同实施完成。
在实训开班典礼上,延庆区教委副主任王京奇对近170位参训教师提出要求:一是要转变观念,增强主动发展意愿,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二是要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参训,积极吸收教育教学技能,将所学内容在校内为其他教师开展二次培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三是要培根铸魂,切身感悟教育家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北京教育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桑锦龙希望全体参训学员带着问题参与,努力形成自己的认识与发现;带着热情参与,迎难而上,积极交流讨论,确保学习实效性;带着思考参与,认真探索新课程改革路径,促进专业发展;带着行动参与,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最终将新课改实训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据了解,此次实训涉及小学语文、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高中化学、初中体育与健康六个学科,内容包括小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实践研究、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增进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基于青春期身心健康的初中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等多个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参训教师普遍反映实训与教学实际契合度高,形式新颖,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能力,可谓收获满满。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谢政满是这次实训中“基于思维发展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工作坊的坊主,他针对主题设置了三大任务,即议论文写作的必备素养、思维路径以及议论文写作中援事析理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碰撞等方式,他一步步引导参训教师深入挖掘议论文写作的本质,梳理策略路径。“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我感受到了延庆教师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热情,也激发出我更多的灵感。”谢政满说。
在这个工作坊中有一位来自延庆区第五中学、从教近40年的语文教师夏惠芬,她表示,实训让她对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有了新的理解。她说:“工作坊的导师们用游戏活动组织教学以及基于学情的翻转课堂方式,完全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借鉴实施,让课堂更加高效。”
刚刚带完一届毕业生延庆区第二中学英语教师刘亚芹告诉记者,实训导师引领她高层次、全局性地思考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词汇的深度学习设计、教师如何利用好课堂评价推进学生学习、语篇分析的多重角度等方面得到提升,她将在新学期中加以应用。
延庆区第一中学数学教师于海侠对记者说,自己在实践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本次实训恰好有该主题的工作坊,而内容可以说“非常解渴”。“单元怎样划分?如何开展教材分析?……导师带着我们一步步探寻出可行性方案。我们还现场进行了针对于圆锥曲线的单元教学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益匪浅。”
据了解,北京教育学院与延庆区教委在2021年签署了“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揭牌成立“研训一体师资培养基地”。2023年,特级教师工作坊在延庆开展实训,北京教育学院集结全市优质资源为延庆区基础教育送来“智慧包”,数百名教师参与其中。下一步,延庆区教委还将持续深化与北京教育学院的战略合作,开启干部教师实训新模式,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素质,加快融入首都优质教育行列,为促进首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文/本报记者 杨旭 通讯员 刘长旺;摄影/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