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人从众”?来这儿!超萌小跃鹿带娃尝鲜宝藏三展→
2024-07-21 11:3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每年一到暑假,北京就迎来了旅游消费旺季,各个热门景点一票难求,且“含娃量”超标。出门旅行太热,在家学习又“费妈”,孩儿们该“如何安放”? 小东给你介绍个家门口的好去处,既能尽情享受凉爽时光,又能让娃长知识增见识,轻松带娃整整一下午!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坐落在

东城区北极阁路9号

鲜为人知 but 国家一级

不用预约 and 完全免费

馆内不但展览众多

还有专门的休息区和自助零食机

外面夏日炎炎

里面凉爽宜人

走进三层临时展厅

这里覆盖了一片郁郁葱葱的“丛林”

有个身影在其中若隐若现

走近一看

小跃鹿在向小东挥手

小跃鹿是谁

它来自江西吉安

从1400多公里外远道而来

一千多年前的画师

将它腾空跃起的身影

画在了一只瓷瓶上

彩绘跃鹿卷草纹瓶

这只呆萌灵动的小鹿

将带领娃儿们穿越时空

探索瓷器上的“趣纹饰界”

PART.01

小跃鹿的奇幻“饰”界

树叶也能被烧在瓷器上,成为独特的木叶纹。裁裁剪剪,跃然瓷上,一柄剪刀一张纸,让纹饰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画有波涛纹、跃鹿纹、卷草纹等纹饰的彩绘瓷器,在古代可是大受欢迎的“明星产品”。

因其独特的釉色、精美的纹饰、多样的器型和精湛的工艺,吉州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地位显著。“趣纹——小跃鹿的奇幻‘饰’界”展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和江西省博物馆共同主办,分为三个“饰”界,以南宋吉州窑彩绘跃鹿卷草纹瓶为主题,汇集吉州窑各个时间的代表作,展示了其历史、技艺和艺术价值。

从瓷器的选土、烧制到装运出售,展览将吉州窑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展厅内还有小朋友们可以体验的涂色互动项目和五枚可爱印章。展览截止到8月11日。

小东笔记

吉州窑瓷器是如何诞生的?

→吉州窑在晚唐时已开始烧制瓷器,宋元时发展繁盛,这里生产的瓷器畅销全国,独创的釉下彩绘瓷器为景德镇创烧青花瓷打下了基础。

美丽的纹饰有什么特殊含义?

→为了让瓷器更加美丽,吉州窑的工匠发明了许多装饰瓷器的办法,如彩绘、撒釉、剔花、剪纸贴花等。

陶瓷和剪纸碰撞出啥样的火花?

→吉州窑剪纸贴花瓷器创烧于南宋,是剪纸艺术与陶瓷装饰工艺相结合的典范。剪纸贴花工艺形成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是吉州窑独有的装饰风格。

奇幻旅程虽然结束了

馆内还有丰富的展览不容错过

小跃鹿比个心

向你推荐有趣的藏书票

它虽小却内有乾坤

这个小众展大有看头

娃儿们快来!

PART.02

传统文化主题藏书票

藏书票作为一种“微型版画”,常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20世纪30年代,藏书票随着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在中国萌芽生长。时至今日,藏书票因其取材内容广泛、制作精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书海拾珍——传统文化主题藏书票展”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共同主办,展出了151件套传统文化主题藏书票。戏曲人物头像、古风、王金旭砖刻藏书票、民间皮影……藏书票系列五花八门,其内容涵盖青铜纹饰、石刻佛像、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戏曲民俗、传统服饰、古代建筑等多种题材。丰富的题材,精妙的设计,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展览将截止到7月28日。

同样位于一层的

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

色彩和想象

绘出灿烂童心

小跃鹿向你勾勾手

快来看这里

PART.03

少年儿童美术作品

“艺润童心 美育新人”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汇集的800余幅作品,从万余幅征稿作品中遴选产生,内容涉及绘画、书法、剪纸、立体造型、传统手工艺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画作的图案和色彩当中蕴藏了孩子们的无限巧思,展现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和纯真的奇幻世界。

画面的中心是一个醒目汉字“国”,串联起火箭、航母、高铁,表达对新时代伟大成就的骄傲和自豪;传统水墨画技法描绘秋天丰收的景象,赞美家乡的怡人风光和幸福生活……展厅内,来自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学生的7幅作品在此展陈,包括《传承——福满家园》《秋收》《厉害了我的祖国》等,孩子们通过手中的画笔表达自己内心美好的梦想和希望。

东城孩子的作品

展览还特别展出了特殊儿童的作品,蓝色、绿色、紫色……无论是人物还是自然环境,这些被星星守护的孩子画出了他们眼中同样精彩的世界。

展览的展期将至

小伙伴们快来找小跃鹿

一起度过快乐暑假吧!

文字:张菁

图片:张菁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江西省博物馆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