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副中心引入文旅企业224家!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活力四射
2024-07-26 20:1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据通州区文旅局消息,今年上半年,北京(通州)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正式揭牌,景区内古迹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服务等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将依托景区,开展更多跨区域文旅项目。

数据显示,通州区文旅板块共引入企业224家,注册资本约9.3亿元,文化艺术业1-5月营收2.3亿元,同比增长9.8%。

 

 

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各花各美”

在今年4月的大运河“开漕节”上,北京(通州)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正式揭牌,这是北京中轴线以东首个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

 

 

通州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文化旅游景区的北区是大运河文化聚集的区域,区文旅局对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开展改造提升,全面修缮文物古迹,整体美化园林设计,实施夜间景观提升,再现“一枝塔影认通州”的千年盛景。

各片区从不同风光、主题和特色角度分别集中展示不同亮点,体现了景区丰富的旅游潜力和兼容并包的文化气质。

 

 

除了文化遗存,景区的水资源也是优势之一。利用水资源优势和滨水机遇,景区策划了马拉松、自行车赛事以及飞盘、小轮车等潮流时尚体育活动,引入桨板、皮划艇、动力冲浪板等水上运动,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

 

 

景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本底也成为青少年森林、河流、动植物等自然教育课堂,与下游森林科普教育基地联动,开展研学活动,激发滨水区域活力。

今年,景区中区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5A级景区的创建再添烟火气息。

景区利用既有设施,营造新潮的“日咖夜酒”新型餐饮体验,引入南门涮肉、京杭苑等多家美食餐厅,激活水岸夜经济。

 

 

新“夜”态带动周边商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地方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上半年引入文旅企业224家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通州区文旅局的多措并举下,多家文旅企业落地副中心。上半年全区文旅板块共引入企业224家,注册资本约9.3亿元,文化艺术业1-5月营收2.3亿元,同比增长9.8%。

同时,文旅局举办多个活动和推介会,介绍城市副中心规划定位和“近悦远来、心向往之”的愿景,大力推介副中心的文旅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前来落户。

 

 

而在场景融合方面,大运河文旅景区功能不断完善、多项旅游推介活动落地通州、特色旅游线路应接不暇、文旅产品推陈出新……通州区文旅局积极促进“农文旅体商”,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上半年,区文旅局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聘请专业公司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针对旅游产业的短板,制定方案,争取市级资金,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打造了亲子、研学、骑游、节气、古建筑等主题的多条特色文旅线路。积极筹备京津冀(通武廊)文化旅游交流季活动,深入挖掘大运河沿线文旅优质资源。深化文旅对口支援合作工作。

积极对接内蒙古两旗,充分调研了解需求,将奈曼旗版画产业提升项目、翁牛特旗文旅露营基地建设项目列为专项帮扶项目。

 

 

下一步,通州区文旅局将进一步深耕景区文旅资源,做强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特色文旅消费空间,持续推动乡村民宿发展。

完成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旅游资源名录及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旅游资源图。

上半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646场

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文化活动进社区、行政村实地走访、24小时智能文化空间建设……

 

 

半年来,通州区文旅局累计已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646场,组织全区48个成员单位按季度完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数据申报,实地走访5个行政村,发掘各村自身优势以及特色文化底蕴,开展绘美乡村文化活动,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创新开展京津冀一体化及对口帮扶工作。联动廊坊市图书馆和武清区图书馆,组织拉萨市城关区、赤峰市翁牛特旗、通辽市奈曼旗图书馆进行培训。

联合举办多个优秀书画作品展。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策划组织展演展示等一系列民俗文化特色活动。组织开展第五批区级非遗传承人和第六批区级非遗项目申报评审工作。

 

 

下半年,通州区文旅局将继续探索公共文化领域改革,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同时继续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对口合作工作,组织拉萨市城关区文艺团队来通州区开展文艺演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深入挖掘、保护与传承非遗资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记者 张群琛

实习记者 李若晨

摄影 唐建

责任编辑 张漫飞


作者:

北京通州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