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这条线上有哪些看点?
2024-07-29 18:07 来源:  北京号
北京印迹inBeijing
发现最美北京印迹,擦亮古都金名片
关注

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

凝聚着北京这座城市文化历史发展的精髓。

就在今天,

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

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北京印迹官网

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因此跃升至8处,

保持着全球世界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这一纪录。

光彩夺目的北京城,

再次被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京中轴线上都有哪些看点?

快快跟小印一起看看吧!

点击可放大图片

(图片来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南至永定门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这15处建筑及遗存是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

小印特别选取其中的几处,带你一同品读其规划之美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点击以下图标或板块点位可查看更多内容哦)

钟鼓楼

钟鼓楼作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地标建筑,地处北京老城商贸街区之中,与天安门、端门、故宫构成的朝堂区域共同组成《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都城规划范式。建筑气势恢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景观视点,与周围平缓开阔、青砖灰瓦的民居建筑形成鲜明反差。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为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见证了中国古代钟、鼓报时的传统生活方式。

万宁桥

图片来源:北京印迹

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其位置及功能历经7个世纪始终未变。万宁桥呈现出自元至今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为元大都、明清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

景山

景山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与重要景观节点,其与故宫共同组成的布局关系,展现了中国宫苑传统规划理念。集高大的山体、秀美的园林建筑和华丽的宫殿建筑于一体的景山,极大地丰富了北京中轴线的景观序列。景山及其独特的园林景观兼具礼仪祭祀和登高游赏眺望全城的双重功能,为明清国家礼仪传统提供了见证。

故宫

故宫为明清两代的宫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之上,其与北京老城的位置关系反映出中国古代都城“择中立宫”的规划理念;同时,天安门、端门、故宫组成的朝堂区域与位于北侧的钟鼓楼市肆区域反映出了对《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秉承。故宫是中国皇家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居中对称严整的规划格局与富于韵律和变化的景观序列展现了“择中”的规划理念与杰出的建筑设计水平。这里也是明清时期皇家举办国家庆典、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场所,是国家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要物质载体,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标志着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进程的重要节点,见证了中国社会从王朝统治转变为现代国家的历史变革。

太庙与社稷坛

社稷坛与太庙以北京中轴线严整对称的格局体现了《考工记》“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

图片来源:北京市中山公园管理处

社稷坛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皇家祭祀太社(代表土地)和太稷(代表谷物)的祭坛,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国土的认识和崇拜,以及祈求国家政权与疆土永固的愿望。社稷坛作为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建筑,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转变历程。

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是中国祖先崇拜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是重要的国家礼制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祖先祭祀建筑群。太庙享殿为明代遗构,采用明清官式建筑的最高形制,规模空前,用料考究,代表了明清皇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正阳门

正阳门是明清时期一组兼具防御和城市管理功能城门建筑群。作为明清北京内城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内、外城城门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管理方式,是登高眺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和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

先农坛与天坛

先农坛与天坛东西对称的布局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

先农坛作为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祀农神之所,展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的礼仪传统。

天坛的选址反映出中国古代“南郊祭天”的文化传统,其位置、规划格局与先农坛以北京中轴线呈东西对称布局,突显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更彰显了中轴线对城市规划布局的统领作用。天坛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筑群,其建筑景观设计与营造展现出中国古代世界观,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建筑的杰作,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天礼仪与文化传统。

永定门

永定门曾为明清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门,是北京外城七座城门中规制最高的一座,展现了北京中轴线上建筑的重要地位,见证了明清城市传统管理方式。原永定门于20世纪50年代拆除,现存永定门为严格遵循中国文物保护原则重建完成的地标性建筑,以永定门城楼的形象标识出北京中轴线南端的位置,展示出中国古代城楼建筑传统形式与工艺做法,成为眺望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

本文图标来源于北京中轴线官网,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网

本内容由北京印迹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北京印迹inBeijing


1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