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矿大学子的社会实践
2024-07-31 10:4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明德至善,好学力行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大学生活社会实践必不可少

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基层

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科技矿场

普法宣传,生态环保,创新创业

这个暑期,祖国各地都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子

社会实践的身影

所到之处皆为光和热

1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实践团名称:理学院赴山东省临沂市“红色记忆”社会实践团

实践主题: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实践日期:2024年7月7日-2024年7月8日

实践地点:沂蒙革命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临沂市博物馆

实践感想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领悟到了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发扬沂蒙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革命历史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沂蒙革命纪念馆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2

强军兴国,青春担当

实践团名称:人工智能学院赴北京“强军兴国,青春有我”社会实践团

实践主题:铭记历史,强军兴国,青春担当

实践日期:2024年7月5日

实践地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实践感想

踏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每一件展品都仿佛讲述着一段段峥嵘岁月,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这次实践活动提升了我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让我们对军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对军事科技的浓厚兴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投身国防建设和科技创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3

服务首都建设,感受历史变迁

实践团名称: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北京市 “万里长城家”社会实践团

实践主题:服务首都建设

实践日期:2024年7月7日

实践地点: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帮水峪村、里炮村、外炮村

实践感想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见证了长城的壮丽与沧桑,体会到了当地村民对长城深厚的情感与坚定的保护意识。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八达岭镇周边的几个小村落,这里的长城段落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屹立不倒。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得知长城周边的村民们世代居住于此,与长城相依为命,他们自发地承担起保护长城的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长城的保护不仅是政府和专家的责任,更是每一名中国人的责任。而像这样的自发保护长城的村落,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要用心用情为长城保护贡献力量。

4

耕读旷野,耘梦乡途

实践团名称:化环学院赴河南省“耕读旷野,耘梦乡途”社会实践团

实践主题: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日期:2024年7月5日-2024年7月20日

实践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汝窑博物馆

实践感想

我们实践团队走进宝丰县,调研该县著名的汝窑陶瓷产业文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我们先去参观了汝窑博物馆,了解汝窑的历史渊源。走近汝窑烧制遗址,像翻开时间卷轴,重现了当年的情景,烧炉、灰坑、模具、标本一一展开,加之匠人们的汗水,共同铸造了汝瓷的壮观美丽。参观遗址,感受到了曾经的历史,曾经的人们生活的环境,曾经那一段辉煌而有魅力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正是这次参观,让我们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审美,也给我们带来一场真正的视觉盛宴,实在是“不虚此行”。

5

话联天下,语通四方

实践团名称:机电学院赴河北省沧州市“话联天下,语通四方”社会实践团

实践主题: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日期:2024年7月8日

实践地点:河北省沧州市苗庄子村

实践感想

团队成员首先在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了访谈对话,接着在工厂对车间主任和工人进行采访调研。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村民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普通话的推广在年轻人中更加有效。当日的普通话推广活动使得村民们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作用,推进了村民流利使用普通话的积极性。团队成员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也为推广普通话,助力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来 源/校团委


作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