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商散摊、占道经营长期以来是北七家镇大环境治理的重难点,也是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到的高频投诉。今年以来,北七家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以下简称:执法队)充分利用“情理结合”治理模式,对金东立一刻钟社区商业便民综合体(以下简称:金东立)附近的街头游商进行治理。
据了解,金东立位于平西王府路口东南角,毗邻名佳花园社区、名佳花园三区社区、名流花园社区等大型社区,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不少游商散摊选择在此摆摊兜售农副产品。
为此,执法队多次开展联合检查、劝导行动,但游商现象仍然层出不穷。“摊主大多为附近村村民,年龄较大,兜售产品为自家种植的蔬果,摊位较为集中,治理难度相对较大。”执法队员介绍。
今年年初,执法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符合金东立门前游商散摊乱象的整改方案,针对散摊售卖时间自由、摊点摆放随意、影响他人出行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开展靶向治理。
既要守住“烟火气”,又要管好街边散摊。执法队明确了摊主的出摊时间,固定为每日早6点至早9点,到点立即收摊,并且摊主须主动清理摊点杂物,确保路面卫生。同时,执法队高度关注市场附近居民满意度,安排专人,每日开展巡逻疏导,对影响居民出行、摊位脏乱差等现象,随时发现、随时劝阻,第一时间解决与之相关的各类诉求。
为了从源头治理游商散摊,借助商圈联动,执法队多次协调金东立,希望通过“引摊入市”的方式破解难题,重新塑造符合城市道路主干道沿线的环境面貌。
“利用联动模式,金东立主动为散摊摊主免费提供了6个长约2米的临时销售摊位,可供摊主在此实施经营活动。”在这几天的试运营中,金东立附近的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新的销售模式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家里的产品能摆上摊位,比之前在地下摆着显得干净利索,购买的顾客比以前多了。”摊主汪女士一边兜售自家的辣椒一边说。
不仅如此,每个摊位以“非固定、可流动”运作模式,让摊位的运营“活了起来”。“有些摊主来得早、卖得快、收摊早,离开后,有其他摊主来了,可以循环再次使用。”金东立商业便民综合体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今年1月至7月,全镇占道经营类举报量同比下降55.53%。第二季度,执法队也收到了附近居民送来的多面锦旗。
下一步,北七家镇将继续主动出击,将按照“一案一例,一点一破解”的工作思路,着力维护辖区重点区域市容秩序,通过常态化管理和不定期开展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北七新环境。
图文/轩辕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