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到来,许多家长朋友们准备利用这段时间,带孩子进行牙齿矫正。那么,多大的孩子适合做矫正?牙齿矫正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如何选择最适合的矫正方式?今天就让我们来一一解答。
首先,我们要了解,儿童的牙齿和颌面部发育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在替换牙齿过程中,有暂时的牙齿拥挤及不齐都是正常现象,大多儿童在颌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逐渐调整牙齿排列,因此不是所有青少年都需要做矫正。
那么,哪些情况的牙齿排列需要正畸的早期干预呢?
多大孩子适合做矫正?矫正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青少年矫正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乳牙期阶段:3-5岁
所有乳牙替换完毕,此时观察孩子咬合状态下的牙齿排列,若出现“地包天”时(即咬合状态下,下前牙位于上前牙外侧面),则需要尽早干预。如果孩子有吮指、咬唇、吐舌、喝夜奶等不良习惯,建议尽快纠正,防止因不良习惯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
乳牙列“地包天”
替牙中、晚期阶段:女孩:8-10岁,男孩:9-12岁
在替牙阶段,如发现孩子有咬唇、咬笔(或手)、吐舌吞咽、前伸下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或恒牙萌出受到阻拦,牙齿拥挤不齐严重,面部颌骨发育异常等情况,建议及时到正畸医生处就诊,医生会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早期干预。
不良习惯导致的牙颌异常
恒牙列萌出完成初期阶段:女孩:11-14岁,男孩:12-15岁
此时,大部分青少年的所有恒牙已替换完成,除了严重的骨性错合畸形,一般常见的错颌畸形都适宜在此阶段进行矫正。
常见的矫正方式及特点?
目前,正畸常用的矫正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矫正期间固定粘在牙齿表面、无法自由摘戴的固定矫治;二是更加美观、舒适的无托槽隐形矫治。
固定矫正
隐形矫正
固定矫治历史悠久,治疗效果稳定;强制性较强,无需患者配合摘带,常规1个月复诊一次。佩戴后,需注意饮食,避免前牙啃咬硬物,同时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维护,需要使用正畸专用牙刷配合牙缝刷、冲牙器等保持牙面清洁。
隐形矫治的矫治器是个性化定制产品,佩戴后美观舒适,可自行摘戴牙套,吃东西无需特别忌口,可使用电动牙刷、牙线等清洁牙面,对患者配合度要求较高,一般2个月复诊一次。
两种矫正方式均可解决大部分临床上常见的错颌畸形种类,对牙齿移动性能各有优势,患者和家长可结合自身情况及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矫治器。
严重拥挤患者固定矫正前后对比
无托槽隐形矫正前后对比示意图
正畸治疗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孩子的配合以及家长的监督鼓励都对达到理想效果至关重要。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鼓励其坚持佩戴矫治器,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科学选择适时的矫正时机,选择适合的矫正器,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护航孩子们拥有健康笑容。
来源:口腔科
作者:邱静怡
荐稿:余日月
图片:北京世纪坛医院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