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十九年,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随即在沙河建造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停留之处,后来行宫被水冲毁。嘉靖十六年,礼部尚书严嵩奏请建城及修复行宫,嘉靖准奏,两年后城池完工,御赐“巩华城”。
巩华城呈方形,边长千米,高十米,辟四门,城墙上建有城楼,南门曰“扶京门”,北门曰“展思门”,东门曰“镇辽门”,西门曰“威漠门”。四城门门额为汉白玉匾额,均为严嵩题书。扶京、展思两门,形制如紫禁城门,巩华城开三个门洞。“巩华城”匾额在南门主门上。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做明朝丞相20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上奸相之一,还是著名书法家。严嵩一生可分为两个鲜明的阶段,前半生清廉、愤世嫉俗,后半生贪腐、结党营私。
原来,严嵩发迹之前也是寒微之人,他少年聪慧好学,饱读诗书,才高八斗且为人机敏。但是,时不利兮,运乖命蹙。民间传说,严嵩曾挑担卖面不成,后来,又做了猜字先生。
有一年,正逢皇上病笃,诏小王子进京继承大统。为防各路诸侯王加害,表面上说是要将那位小王子拿京问罪,暗中告诉小王子是叫他进京继承皇位。但是,小王子心中仍忐忑不安。一路之上,那位小王子虽没戴锁枷前行,却在脖子上挂了一条犯法绳,以示钦犯。
当小王子走至严嵩家乡时,巧遇严嵩在市上卖卜。小王子因此去京师生死未卜,心中郁闷,到街市上闲逛,散心舒闷,恰遇到严嵩在地上摊着卦摊,蹲在一边等人问卜。小王子丢给严嵩一锭白银说:“算一卦。”严嵩回答说:“我不会算卦。”小王子问:“先生会什么?”严嵩说:“我会猜字。”小王子问:“何为猜字?”严嵩说:“你随便写一个字,我便知道你的吉凶祸福。”
小王子拾起地上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了一个“土”字,要严嵩算算前程。严嵩左看右看,狐疑道:“往日客官出一字,严嵩即可定福祸。今日事大,委实难以决断。须客官再写一字方可定夺。”小王子随手用树枝在地上划了一道,就要转身离去。这时,只见严嵩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小王子见状吃了一惊,说道:“不算不猜也就是了,先生何故至此?”严嵩开口道:“君王到此,得识君颜,草民安能不跪?”小王子道:“你看我身披犯法绳,乃是钦拿要犯,怎见得是君王到此呢?”严嵩施礼答道:“我不管您披不披犯法绳,从字面看,您未来,必登九五之尊。”
小王子问:“何以见得?”严嵩说:“您适才写一‘土’字,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事体之大,我实难判断,您又在土上加一道,不正是一个‘王’字吗?所以我断定您是君王到此。”
小王子听罢,心中欣然,便细问了严嵩姓名籍贯和平日所学。临别赠银子三百两,告诉严嵩:若诚如先生所言,大后年即士子大比之年,你不必再卖卜猜字,回去后潜心攻读五经四书,赴京应试,我不管你文章好坏,都点你为头名状元。说罢衣袂飘飘,洒然而去。
小王子进京之后,果然继了大位。严嵩回家之后,也闭门苦读,入场连捷,待到大比之年,进京应试,果然点了头名状元。严嵩官至阁老,权倾朝野,荣华富贵,位极人臣,好不威风惬意。
严嵩独掌大权20年,为官专擅,窃权网利,排除异己,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意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至嘉靖四十一年,朝廷将严嵩削官还乡,严嵩无家可归,赐紫金碗一只,准其到处乞讨。严嵩四处漂泊,如飞絮飘蓬,两年后病卒。可叹一代权臣,过眼繁华,犹如春梦一场。
明史记载,严家抄出“黄金万余两”,白银200多万两,珍宝服玩所值又数百万,其中纯金器皿共3185件,重11000余两,玉器共857件,布缎绫罗纱共14300余段,南昌和分宜等地宅房店3300间。
历史上,严嵩审时度势,奏请皇帝修复行宫,建造巩华城,所以才在沙河地区留下了著名的巩华城。巩华城的四门匾额为严嵩所题写。因为严嵩名声不好,虽堪为书法家,但墨迹遗留很少。巩华城虽已残破不堪,但四门尚存,严嵩在巩华城的题字匾额能流传至今,也是一个侥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