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致敬太阳宫最可爱的人!
2024-08-02 13:4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走进军营,他们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脱下军装,他们用军人本色续写人生崭新篇章,无论在何时何地,他们都用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诠释着退伍不褪色,在不同的岗位上,继续奋斗,砥砺前行。

从军旅生涯到市井烟火

匠心烹饪“舌尖美味”

01初心所在坚守光荣与梦想

所有第一次见到于康康的人,一定被他笔挺的身形和绅士的气质所吸引,富有亲和力的笑容,伸出手向记者打招呼,“您好,我是于康康”。从一名退伍军人,到创业已经6年的餐厅老板,在八一节来临之际,小太阳带您走进于康康的百“味”人生。

“因为我姥爷、爸爸、哥哥等家人都是当兵的,所以我从小就想当兵。”1989年出生在山东威海的于康康,在家人的影响下于2005年12月入伍,当兵11年曾先后服役于北京军区某部、公安部消防局等部门,期间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3次!因为在非洲维和受过伤,回国后转入后勤在单位招待所工作。也正是由于这段经历,让他从切菜开始,学会了餐厅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2016年退伍之后,他决定利用自己在部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开一家具有特色的餐厅。

02菜如其人细节决定成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与一些懵懂创业的人不同,于康康一直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创业失败了,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于康康短暂地思考过后坚定地说道“不怕,大不了从头再来,只要不欠任何人工资就行。”看似淡然一句话的背后除了有着一名军人执着苦干、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更重要的是有着自己的经营理念与标准。

“我基本上都是凌晨三点多就去市场接货、挑货了,然后到店里核算成本。”从开店第一天起,于康康从食材原料、菜品口味、店铺卫生等都做到亲力亲为,严格把关,保障顾客“舌尖上的安全”,“做餐饮,就是做良心”,于康康的生意经朴实又高端。一次,有顾客反映菜的味道不对,于康康一尝,确定是菜品问题后,当着客人的面直接倒掉重新再炒一份,正是因为对菜品质量和味道的双重把关,赢得了客人的信任,生意的愈发红火,让于康康也完成了从退伍军人到创业者的转变,并大幅扩店。

03脚踏实地牢记责任与担当

一路前行,一路向善,作为退伍军人,于康康始终心系战友,一直关注着退役军人群体。从开店的第一天他就面向广大现役、退役军人及军属推出用餐优惠等服务,并在招聘员工时,对退役军人、困难家庭等进行优先招聘,“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战友适应社会,多多为社会作贡献。”

此外,他也热心于各种公益活动,6年来,无论是环卫工人还是外卖小哥,只要有需要,都能进店吃上一口热乎饭,生活中遇到有人需要帮助,他必定力所能及提供帮助,“我想用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做好事也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这是于康康在用另一种方式致敬军旅生涯,一声战友、一生兄弟,也正是因为他始终不忘初心,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也让他获得了“千企万店”优秀商户的荣誉称号。

“我带着喜悦和荣耀受到表彰,感受着全地区对于军人的重视与尊重,真的很幸福。”未来,他仍将继续秉持诚实守信、诚信经营的理念,做好每一道菜,带动更多的商家参与到拥军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好退伍不褪色。

五星闪耀,皆为信仰,11年军旅生涯让我拥有了不惧生活挑战的勇气,如今脱下军装,与生活对话,将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到餐饮行业,曾经是军人,一生是军人,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关,做好每一道菜,坚持诚信经营,不忘使命与初心。向社会、向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力量。

从“橄榄绿”到执法蓝

不同舞台,相同担当

在太阳宫,有这样一道颜色,他曾是保家卫国的“橄榄绿”,现在则化身为让辖区居民安心的“执法蓝”,他是刘庆峰,是以“服务人民”为己任的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也是一名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的退伍军人。在“八一”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快跟小太阳一起见证他从铁血战士到城市守护者的多“彩”人生吧~

两种身份,一样的担当

1999年,刘庆峰参军入伍,服役于武警北京某部。期间,他曾多次参与国家重大会议、国庆阅兵等保障任务,凭借出色的表现,他荣获三等功2次,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值班员”。

2019年,刘庆峰转业至太阳宫地区诉求处置中心,负责网格工作。网格工作琐碎平凡却又和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太阳宫各个社区的街头巷尾,都能看到他不停穿梭的背影,“主动发现的问题越多,解决的问题越多,邻里的生活就过得越舒心,我的工作也就更有意义。”在近三年的网格工作中,刘庆峰认真对待每一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全心全意为居民排忧解难,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两种制服,一样的初心

2022年初,刘庆峰岗位调整至太阳宫综合行政执法队担任副队长,成为太阳宫地区亮丽“执法蓝”中的一员。“不管什么岗位,我都要当‘排头兵’。”从一开始对法律条文不熟悉,到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知识、考取执法资格证,刘庆峰仅仅用了半年时间。

提起“执法蓝”,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管理小商小贩”,有人说,他们是威严的执法者,维持城市的秩序;也有人说,他们就像是熟悉的“老伙计”,默默守护居民的生活。在刘庆峰看来,执法工作既是严格的,也是充满温情的。在处理一件噪音扰民举报时,居民投诉噪音来源是某餐厅。刘庆峰第一时间来到该餐厅,同餐厅负责人对各个声源点位逐一排查,最终确定是厨房风机和烟道产生共振发出的噪音。发现噪音源头后,刘庆峰与餐厅负责人协调沟通并进行法律科普,同时安抚居民的情绪。在刘庆峰的积极协调下,商户负责人主动将烟道和风机进行更换,噪音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在处理噪音问题期间,居民都是直接电话联系我。”刘庆峰骄傲地说。

身份在变,不变的是“人民子弟兵”的忠诚本色;角色在变,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无论是“橄榄绿”,还是“执法蓝”,刘庆峰都用自己的色彩守护着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19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我能吃苦、敢拼搏、不服输的性格,更赋予了我令行禁止的纪律意识、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不抛弃不放弃的斗争精神,这也成了我秉公执法,守护城市稳定的支撑。虽然戎装褪去,但军人的担当永存,我将牢记初心使命,忠诚于党,服务人民,守护城市美好。

以歌声传递力量

为地区发展贡献余热

在7月18日太阳宫乡举办的“千企万店”表彰大会暨拥军行动文艺汇演上,一支合唱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们统一着装,齐唱《打靶归来》《当那一天来临》,歌声高亢激昂,展现了老兵们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

据了解,这支合唱团由30多名退伍军人组成,年纪最大的今年已经78岁,但他们依旧精神矍铄,用音乐讲述着属于他们的故事。这支合唱团的成立,源自退伍军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退伍后,他们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选择继续发光发热,除了日常的排练和演出外,未来,这支退伍军人合唱团还将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用歌声弘扬主旋律、发扬爱党、爱国、爱军精神,传播正能量,展示属于退伍军人风采。

“八一”建军节,让我们向退伍不褪色,立足岗位再冲锋的老兵们致敬!


作者:

太阳宫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