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下大雨,一点也没堵”
2024-08-03 10:4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刘法官,哪怕下雹子我也会来的,我必须当面感谢您!”

裤腿湿了小半截的吴大姐拿着一面锦旗出现在了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长沟人民法庭,“这次下大雨,我家排水特别顺畅,一点儿也没堵。”

虽然7月30日一大早,当事人吴大姐已经向法官刘学芹打过了致谢电话,但还是冒着暴雨从石景山区赶到法庭送来了锦旗。

暴雨侵袭,相邻三家房屋受损

背后的故事,还得从去年23·7大暴雨说起。

2023年7月21日至29日,在暴雨的侵袭下,吴大姐和邻居朱老太、刘大姐三家出现院内塌陷、家中浸泡、院墙裂痕、地面松动等不同程度房屋受损问题。缘由竟与邻居王老太翻建房屋有关。

2022年10月,王老太打算在宅基地上翻修老房,因排水问题遭到了邻居们的反对。在村委会的沟通调解下,前后左右相邻四家达成共识:王老太在原水路位置设置排水管,保证雨水正常流出。

然而,王老太在抬高原有地基、填高排水通路后,并没有安装排水管,而且在排水通道上仍留有一道院墙(挡水墙),导致吴大姐三家相邻处成为洼地。

暴雨来临后,因排水通路堵塞,吴大姐等人的家门口形成积水,房屋损害严重、出行困难。

经村委会和长沟镇村建科工作人员现场协调,王老太仍无动于衷。

于是,吴大姐和相邻两家都将王老太起诉到了法院,要求王老太拆除挡水墙、安装排水设施、赔偿经济损失等。

各执一词,雨季排水成难题

“他们三家说的挡水墙,是我家院墙,不同意拆除。我家是在原址翻建,他们房屋受损是发洪水导致的,与我家盖房没关系。”王老太解释道。

“她家盖房之前承诺排水不受影响,结果盖完房后,地面垫高70公分,原来的出水口被堵住,排不出水,必须把挡水墙拆除!”吴大姐气不打一处来。

“那墙存在20多年了,也没排水问题,现在我自己盖房,地势低就抬高地基了。现在水倒灌,不是我的问题。”

……

庭审中,刘学芹敏锐地抓到了双方的矛盾焦点:王老太家担心排水会影响自家房基,在建房时抬高了地基;排水不畅、门口积水直接影响雨季其他相邻三家的房屋安全和通行。

虽然村委会为解决排水问题使用了两台抽水泵抽水,但只解燃眉之急,并非长久之计,如不彻底解决还容易衍生后续其他问题。

排水问题,画上圆满句号

为了从根源上化矛盾、解心结,同时缓和四家邻里关系,刘学芹决定根据现场勘验情况,给四家人做做调解工作。

如何解决排水是三个案件的关键问题。刘学芹反复琢磨了几种解决方案,也考虑了村委会的建议,最后选取了埋管排水和恢复明渠两种方案展开调解。

“不行,埋管排水会影响我家地基。管道一旦破裂,还得挖开修复!”王老太直接拒绝了第一种方案。

恢复明渠,成为唯一的解决方式,但谁来挖沟、硬化成了在场各方争议的焦点。

“王老太家填高排水通路是造成此次矛盾的导火索,必须做通王老太工作,让他们家挖沟,才能让其他三家信服。”刘学芹想着从王老太这一方入手化解。

“这次门口积水影响各方出行,确实是您家填高排水通路导致,而且一旦遇到极端天气,您家也得受影响。排水通路必须解决,拒绝了埋管的方式,那您只能挖沟硬化、恢复原状。”

“排水口确实是我家堵的,当时也是为了追平其他邻居的地基,才把排水口堵上的。我可以挖沟,但不同意拆除挡水墙,那是我家院墙。”王老太松口同意了自行挖沟。

刘学芹又转向吴大姐三家,详细说明了挡水墙的性质及不影响排水的推断。

“从现场情况看,挡水墙不是影响排水的直接原因。王老太家之前因为地基太低才填高了通路,现在也同意挖沟恢复。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之前关系也挺好的,以后也别因为这事儿埋下积怨。”

“这样吧,本来排水通路是从我院内走的,王老太家负责挖沟,我家负责硬化。”邻居朱老太立马应允道。

在刘学芹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沟通调和下,四家人达成了恢复明渠的方案:王老太家将夹道中的土清除,露出原排水通路,用来排水;北侧邻居朱老太对排水沟进行硬化、抹水泥、做防水。

三起案件的当事人、四家邻里,在法官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彼此互相体谅、握手言和。

在法院的快速执行后,一场因排水问题引发的纠纷也在雨季来临之前画上圆满句号。

供稿:房山法院

摄影:石新婉 曾慧

编辑:吴卫娟 肖飞

审核:张忠涛


作者:

京法网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