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区政协“悦读书屋”示范活动·书香昌平读书汇在回龙观街道党群服务活动中心举办,本次活动以“阅传统曲艺 品艺术人生”为主题,邀请了著名相声演员、德云社总教习高峰做客现场,与观众阅传统曲艺的发展,品读他的艺术人生。区政协副主席王志刚、明占学参加。
活动中,高峰从自己如何入行、如何拜师、如何求业等方面,深情回顾并介绍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他说,传统相声作品之所以有诸多经典之作,与老一辈相声演员对相声艺术的情感注入与无私奉献分不开,年轻一代的曲艺爱好者不仅要爱说曲艺,更要明白什么是曲艺,要加强对作品细节的讲究与把控,要有长期钻研、打磨的劲头,方能创作出艺术精品。
高峰讲到,年轻一代的曲艺工作者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用心创作更多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百姓现实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相声作品不光要让人发笑,还要有知识性,让观众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说到古老的曲艺与昌平文化的创新融合,高峰做了大量工作。作为昌平区曲艺及戏剧家协会的艺术顾问,高峰多次参与昌平区的文艺演出,并给予策划指导,《昌平说书会》就是其中一档节目。
据了解,作为围绕“文化昌平”项目特别推出的文化展演,《昌平说书会》包含了众多历史人物和重要事件,在讲述历史的同时创新表达方式,吸引了不少观众。如今《昌平说书会》已经完成了大运河系列、长城文化系列和明文化系列的演出,走进了昌平的高校、卫生系统、企业等不同的领域。
活动现场,昌平曲协评书艺委会主任李昊洋还为大家上演了最新创编的《昌平说书会》评书片段,高峰进行了现场点评。
为了帮助昌平做好艺术指导,高峰还专门对于昌平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尤其是明文化的部分。“既然要以史实为蓝本,就要大量的读书,读关于明史的书,比如《明实录》《明史演义》《明朝那些事》《明宫十六帝传奇》《正说明朝十六帝》等,关于明十三陵的书籍有《明长陵》《明十三陵概览》《明代帝王陵》《明十三陵研究》等等。”高峰说,让自己印象最深刻还属昌平学者胡汉生的著作《明十三陵研究》。
现场,高峰为现场及线上的观众推荐了《明十三陵研究》,“书中介绍了明十三陵的营建、陵寝建筑设施、陵寝的制度、明十三陵陵区内的非帝王墓、明陵的相关礼制和明十三陵的文物保护等方面内容,可以让大家更深入、更立体地了解昌平的历史文化。”高峰说道。活动最后,现场观众和政协委员与高峰进行交流。
本次活动是由区政协、区文化旅游局、区融媒体中心主办,区政协科学技术界委员工作站承办,回龙观街道工委、十三陵镇人民政府、区摄影家协会、区曲艺及戏剧家协会评书艺术委员会协办。活动通过央视频,北京时间,北京昌平移动客户端,北京昌平抖音号、快手号、视频号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最大程度地方便委员和界别群众参与其中。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带动界别群众18.4万人次线上观看,点赞近43万人次,1931人次参与评论互动。
图文/向凌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