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苏家坨镇安河家园西区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者们正忙着手头的工作,大家的手机几乎同时响起一声微信提示音,点开消息一看,是一位居民在“微之声连心桥西区有事来商量”微信群中反映自家水管需要维修。社区工作者立即回复,表示稍后上门查看。物业工程部的维修人员也马上回复,询问业主今天是否方便上门维修。
社区工作者介绍,在建立微信群之前,居民有问题或诉求,通常会致电居委会咨询,在“楼门群”反映,或在社区公众号留言。社区每月召开党员会,大家在会上一起探讨收集上来的诉求;每季度召开一次楼长会,楼长们把各自“楼门群”中的问题归纳总结,上报给社区党支部,再研讨解决方案。居民反映问题的渠道比较分散,而且反馈周期较长,解决问题的效率不高,导致居民的情绪比较焦躁,影响后续沟通。
为解决这一问题,安河家园西区社区党支部召开研讨会,决定建立专门反映问题的微信群,并取名为“微之声连心桥西区有事来商量”。所有的社区工作者、共建单位和物业公司相关工作人员都在群里,社区党员、志愿者、楼门长、居民代表、网格员等也都陆陆续续进了群。社区党支部书记梁红燕要求大家不要屏蔽群消息,有居民反映问题要第一时间回复,各项工作进展也要在群里实时反馈给居民。
集中反映 及时反馈
这个微信群主要面向居民,建群目的是为了实时接收居民反映的问题诉求,并及时回应,提高工作效率。社区每次举办活动都会安排专人在现场粘贴印有群二维码的海报,引导居民扫码进群,并叮嘱居民以后有问题直接发到这个群里。
建群第一天,大家在群里接龙,共反映了几十个问题,大多是修修补补的问题,社区工作者整理好后立即联系物业确定维修时间,然后反馈到群里,让居民安心。上下楼扰民问题也比较集中,社区工作者上门了解情况,调解矛盾双方,建议居民在家中轻拿轻放,电视、音响等电器的音量不宜过大,在孩子活动区域加装隔音设备等,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矛盾自然迎刃而解。这些小问题一般当天就能解决,效率比以往提高了不少,获得居民好评。大家奔走相告,将身边的邻居都拉进群里。相对麻烦一些的大问题,经过上会讨论、确定方案、施工等环节,社区工作者会把进展实时发布到群里,让居民了解工作进展。
为扩大受众面,社区又单独组织了3次微信群宣传活动,为过往居民发放印有群二维码的扇子、帆布包等宣传品。目前,群里人数将近500人,随后社区又建立了“微之声连心桥西区有事来商量(2群)”。群里人数越来越多,社区制定了详细的人员分工表,合理分配人员力量。4名工作人员负责秒回居民消息,为居民答疑解惑,或表示诉求已收到;2名工作人员接到信息立即前往问题点位查看情况;居民每天在群里反映的问题,由3名工作人员系统梳理,记录在册;社区每天发布的各项通知,比如防汛工作、消防安全、网络诈骗、环境治理、文明习惯、文体活动等文案,由3名工作人员撰写,再由2名工作人员发布到群里。每项工作都由几个人负责,避免消息漏看误看。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保障微信群有序接收消息,并及时给予居民回应,实时反馈进展。社区还要求所有群成员不得在群里发布广告、购物、投票等与社区工作无关的内容,影响群聊秩序。
提出建议 表达心声
有了这个群,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现在群里不光有居民自家的诉求,还有公共区域的问题反映,比如墙体脱落、台阶破损、路灯损坏、增设停车棚等。公共问题不是立刻能解决的,社区工作者收到诉求后上报给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商讨维修施工事宜,实时与物业沟通进展,并将这些情况及时发布到群里,让居民知晓。
近日,居民张先生在群里反映,地下停车场的无障碍停车位标识不清,被其他车辆占用,希望社区解决这一问题。社区工作者立即响应,前往查看后与物业沟通,物业工作人员迅速采取措施,将无障碍停车位重新喷漆,张贴明显标识,加强巡视,确保专位专用。工作人员将这一过程拍下来发到群里,居民为社区和物业点赞。
建群后,解决的最大一件事是协调安河家园四里小区超市店面位置。超市开了很多年,商品齐全,附近居民都来这里采购生活物资,老板也跟居民们相处得如同老朋友。今年6月,超市因为一些原因要搬走,社区将这一消息发布到群里,居民纷纷留言表示超市搬走后购物不方便,也舍不得这位老朋友。社区将民意反映给苏家坨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实地查看,多次调研,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利益,最终决定将超市挪到旁边闲置的商位。虽然面积较之前小了一些,但可以满足居民日常购物。居民在群里看到这条消息十分开心,感谢社区从中协调,让超市得以保留。
居民在群里提过很多好建议,都被社区采纳,比如社区增种了100多株月季花,扩大了绿化面积;在小公园、小广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增设了20组长椅,方便大家休息;在一星期举办两场手工活动的基础上,为孩子们增加暑期专场系列活动,包括书法班、非洲鼓、安全教育、志愿服务等。
除了分享这些日常工作,社区工作者每天巡视时,看到遛狗栓绳、楼道整洁、礼让老人、随手拾起垃圾丢进垃圾桶等文明行为,也会拍下来发到群里,引导大家养成文明习惯。这个微信群不仅将居民的诉求问题集中起来,高效解决,还在宣传文明礼仪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既是“信息集散地”,又是“文明养成地”。
截至目前,“微之声连心桥西区有事来商量”微信群已收集将近200件诉求,解决率超过90%。居民们每天在群里与工作人员互动交流,逐渐加深了对社区工作的理解,理智看待个人利益、邻里关系、社区治理之间的关系,提出合理诉求和中肯建议,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群里,居民反映问题,表达心声,提升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共治共建;社区有呼即应,收集民意,做好未诉先办,最终实现建设成果共享。(记者 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