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促进高中与高校协同育人,北京市科协、各高校联合市教委组织学生参加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7月20日-28日,昌平区20名品学兼优、热爱科学的学生分别走进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启了以“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为主题的高校科学营之旅,近距离学习科技前沿知识,参与科技实践,探索科学的奥秘,体验科学的魅力。
在北大分营与哈工大分营中,营员们与专家院士面对面交流,与学长学姐共话青春故事,与优秀的朋辈探索实践……在科学营中,20名学员展现了昌平学子积极的精神面貌、优秀的科学素养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北京大学分营
开营仪式——青春之声言青春之志
在北大分营开营仪式中,昌平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的刘航岐同学作为营员代表发言,以青春之声言青春之志,呼吁大家在科学营之旅中携手同行,与科学为伴,团结协作、相互学习,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一项活动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聆听专家讲座,感悟科研魅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彭练矛教授作以“后摩尔时代与碳基电子学”为主题的科学讲座。彭教授从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谈起,通过对微电子早期发展的主要模式、材料技术发展推动晶体管技术进步等内容的讲述,向同学们介绍了后摩尔时代、后硅时代的半导体技术发展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层层递进、深入浅出。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著名科普专家焦维新教授作以“中国探月的创新之路”为主题的科普讲座。焦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月球概况、月球探测的历史与现状,展示了中国月球探测的特色,激发了同学们的航天梦与科技梦。
校园游览 植物科普 共探燕园
营员们在校园讲解志愿者队伍的带领下,按照不同路线游览燕园。
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的志愿者们为北大营的营员们进行燕园绿色植物科普。
探索绿色生命背后的科学奥妙
营员们走进金光生命科学大楼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吕志和楼领略生命的魅力。
自制科学仪器 体会理论与实践的碰撞
营员们聆听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王汇娟老师带来的讲座,学习天文望远镜的相关知识。在王老师的带领下,营员们纷纷开始组装自己的反射式望远镜,并利用组装好的望远镜走出教室进行拍照和摄影。
实验课精彩纷呈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李湘庆副教授利用一系列简明易懂的实验解释了物理学中的热学与力学原理,为北大营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物理实验演示课。
哈尔滨工业大学分营
卓越青春——“破冰”活动
辅导员们安排了若干小游戏进行“破冰”,同学们积极参与,乐在其中。
培根铸魂——名师讲座
启智润心——科技培训
航天学院李传江教授带领营员们穿越中国航天的辉煌历程,生动讲述了哈工大杰出校友孙家栋、栾恩杰的卓越贡献及天问一号任务的科研壮举,传达了航天人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伟大精神;机电工程学院朱延河教授团队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最新成果并探索了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激发了营员们对机器人领域的浓厚兴趣;紫丁香微纳卫星团队揭开了卫星神秘面纱,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营员们近距离感受卫星科技的魅力,并寄语“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进一步点燃了营员们探索宇宙的热情。
在探访重点实验室的过程中,老师们将前沿复杂的高科技转化为一个个简单的科学小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调动同学们的兴趣。
印象哈工大——参观走访
同学们走进博物馆、航天馆及创业园,进一步了解哈尔滨工业大学;走进重点实验室进行参观,体会科技前沿的魅力。
卓越青春——结营晚会
昌平区的同学们积极进行节目排练,为结营晚会做好准备。
营员感想
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交流,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和多元文化的魅力。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彼此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日子。焦维新教授的讲座中,那如同星辰般璀璨的观点,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啊!最触动我的莫过于他对于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和对于科学探索的无限热情。他提到,宇宙之大,超乎我们的想象,而我们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同时,焦维新教授还强调了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我被焦维新教授的这些观点深深打动,它们让我更加坚定了对科学的信仰和追求。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秉承这种科学精神,不断探索未知、追求真理!
——李传节
经过学长的细致讲解,我了解到北京大学校园内的塞万提斯像象征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表达了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这座雕像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传奇的故事。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成为了北大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我们走近这座雕像,感受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让中西友谊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刘瀚怿
-END-
素材来源:区教委体卫艺科
审校:陈晨、纪茹馨、杨蕊、王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