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村街道安翔里社区是个成立于50年代的工厂家属院,同事即是邻居。随着时代的变迁,70年过去了,社区中也逐渐加入了很多新买房的年轻居民。某些曾经是同事熟人之间不是问题的问题,随着新居民的加入,变成了小区里的顽疾或者历史问题。
就如老楼一层居民葛老先生,长期占用公用绿地养鸽子扰民就是这样一个顽疾。老先生养的二十几只鸽子每天早上咕咕开会的声音和羽毛飞絮让边上邻居苦不堪言,曾经的同事包容他,但随着周边房子换了陌生的邻居,矛盾逐渐凸显。邻居小王碍于邻里的关系,不想闹的太僵,多次拿养鸽子占用绿地违法为理由提醒无果后,果断拨打 12345 希望政府处理。安翔里社区接到诉求后积极响应,迅速行动。
首先,社工分为两组分别跟反映人王先生和被反映人葛老先生沟通,认真听两人的诉说,深入了解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通过跟双方的深入了解发现,这不仅是噪音和飞絮的问题,更是邻里关系紧张的表象。社区工作人员经过精准分析,掌握居民内心真正的需求源头,原来反映人王先生并非最在意鸽笼子占绿地的问题,而是在意鸽子扰民问题。每天早上被鸽子吵醒,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他要求社区必须把鸽子的事解决,还自己一个安静、整洁的居住环境。
被反映人葛老先生则是觉得养鸽子就是自己退休生活的爱好和精神寄托,以前的老邻居都没事,而且自己是有信鸽协会证的,不违法。之前邻居提醒他时,法言法语的语气和理由他接受不了,觉得这样没人情味,邻居之间不应该这么说话,所以多次拒绝处理。现在觉得邻居还打12345拿社区来压他,更加生气,让这件由鸽子引发的邻里矛盾成了楼里老大难的问题。
安翔里社区工作人员在了解双方矛盾的历史原因、真正的诉求和互不退让的态度后,也深感问题棘手。但群众问题无小事,越是难办的事,越要迎难而上,社区党委立即组织副职以上工作人员、接诉即办联络员和包楼社工成立案件专班,经过大家的分析和商议,决定从邻里关系上入手,分别做双方的工作。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向反映人小王表明要解决鸽子问题的决心、解决问题的方案、难度与关键点以及解决问题需要的时间,逐渐与反映人达成共识,得到反映人的理解;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入户和被反映人葛老先生沟通、谈心,不用法言法语,只是话家常,听听老先生年轻时的经历,肯定老先生取得的工作成绩,再慢慢聊到虽然邻居换了,但还需要维护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言语之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讲到现在年轻人的不易,他们的表达方式也跟老一辈人不一样,但是心里也是很在乎和邻居的关系。最后,工作人员还特别介绍了社区的志愿活动和兴趣小组,希望葛老先生参与进来,帮助老先生更好地适应退休生活,减少对鸽子的依赖。
最终,在社工的劝导下,葛老先生终于理解并认可居委会的工作,并很快把自家的鸽子清理了,还给左邻右舍一个清净整洁的环境。
-------------
【社区声音】
安翔里社区党委书记周丽平:在这次“鸽子顽疾”的处理中,亚运村街道安翔里社区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居民诉求高度重视、诚恳解决的态度,精准把脉、协同合作的能力,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担当。无论问题多么棘手,无论矛盾多么复杂,社区始终将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推诿、不退缩,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社区工作人员用耐心、细心和真诚理解,化解了邻里之间的坚冰,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这种对居民诉求的认真态度,将激励着社区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前行,为居民创造更多的福祉,让社区成为每一位居民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