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你理解的“生态文明”是什么样子?
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还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在民大,有这样一群学子,他们将诗中所写化为“方寸微景”,从大漠孤烟的豪迈到水墨江南的柔情,从早春江景的生机到山亭夏日的惬意,再从层层梯田的壮美到静谧深山的神秘……小小的生态瓶中变化万千,打造了一个个独特的“诗画世界”。
山水林田湖草沙,万物共存现生机。让我们透过民大学子制作的生态瓶作品,一起走进瓶中的“诗画世界”,领悟生态文明智慧与中华文化底蕴吧!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唐)李白《将进酒》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唐)崔颢《入若耶溪》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以上这些作品都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道中华之美”——第六届“一瓶一世界”之“吟唐诗 绘中华”生态瓶制作大赛。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15个院系的70余支队伍的作品,最终有11份作品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选手们基于历史、文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视域,凭借巧手和巧思,将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决赛现场,选手们以“作品展示+唐诗讲解”的形式,从所引唐诗、生态造景过程、作品立意等方面展开对作品的诠释,借唐诗宋词描摹中华风貌,用微景观彰显生命之美。
一瓶一世界,一方一浮生
畅游瓶中画,品味瓶中诗
让我们一同
在探赜方寸之间,看装不尽的诗画世界
品味诗词歌赋里,品道不完的锦绣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