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从源头上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延庆区地处北京市西北部,是首都的重要生态涵养区,素有北京“夏都”之称,拥有长城、世园、冬奥三张“金名片”。
这里生态优势突出,空气质量全市领先,森林覆盖率61.8%,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保持全市前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五年保持优等级,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孕育了丰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在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中,延庆区的草编和芦苇画、蜡封朱顶红等生态加工产品亮相生态产品推介展示专区北京展区。与此同时,还精心推介了探索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及结果应用的经验。
青山绿水之下,如何勾勒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的美丽画卷?怎样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今日,发改君带您探访延庆区,进一步了解深耕GEP核算与结果应用实现的“六个率先”——
率先将GEP核算至乡镇
2016年,延庆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GEP试算;2019年及2022年,接续开展GEP核算。目前,已累计形成了2014—2022年连续9年的全区及分乡镇的GEP核算数据,让各乡镇都有一本完整的“生态账”,为后续结果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率先对国家核算规范进行试算
2022年,《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出台后,延庆区率先进行试算,结合本地实际对指标、参数、方法进行了优化创新,并最终得到了符合观感、普遍共识的核算数据,为国家规范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案例支撑,也为同类型地区开展GEP核算提供了参考借鉴。
率先建立以GEP-R不降低为前提的GEP与生态保护补偿联动挂钩机制
出台GEP核算考核奖励办法和创新奖励资金实施细则,面向各乡镇设置总规模为5000万元的GEP补偿奖励资金,采取“达标+激励”的方式,通过人均GEP-R、人均GEP增量排名分档分配生态补偿资金,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
率先出台GEP提升方案
出台全国首个GEP提升方案,细化形成了29项具体措施和62个支撑项目,围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生态系统面积、减少生态产品供给损失等给以空间导引,一镇一策形成GEP提升建议。
同时针对气候调节、水源涵养、面源削减三项重点指标,专门制定GEP-R提升十条细化措施,使各部门、乡镇进一步找准工作抓手,精准促进GEP-R提升。
率先搭建GEP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联合市生态环境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办第一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国际研讨会,连续举办两届“两山”实践创新研讨会,发布全国首个区县级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研究白皮书,进一步提升了延庆区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知名度。
率先开展干部GEP素养提升工作
坚持把提升干部GEP素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区委生态文明委员会、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等多种形式,学习研究及推动GEP工作。面向乡镇干部开展GEP专题培训,目前已培训1500余人次,领导干部GEP素养和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发改君了解到,延庆区不断深化GEP核算与结果应用,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荣获了2023年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督查激励。此外,还在2024年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首批“10+2”试点地区。
下一步,延庆区将紧抓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机遇,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四难”问题,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结果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六大机制,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积极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