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养生体验、中医名师义诊、中医文化展示……近日,东花市街道首届“杏”福在花市——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正式启动。在东单中医门诊部富贵园一部活动现场,街道工作人员向百岁老人赠送了中医养生“杏”福包,为特困高龄老人家庭颁发了“杏”福卡,并向辖区小学生发出了“小郎中研学班”邀请,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中医药文化盛宴。
随着夜幕降临,夜间集市拉开帷幕。中医药科普互动、中医文化展示、中医养生体验、名师夜间诊疗区域人头攒动,同仁堂、长春堂、正安堂、东单中医门诊部、东花市卫生服务中心等“杏”巷建设联席会成员单位集中展示了中医历史、名师、老字号品牌、养生经方等中医国粹文化,为居民打造了一场好吃、好玩、好用、好看的中医养生夜市,让居民们全方位沉浸式体验中医国粹的独特魅力。
“喝上一口酸酸甜甜的酸梅汤,感觉特别解渴又很健康。”“00后”陈怡涵流连在中医药茶饮区前,饶有兴趣地品鉴着洛神山楂饮、小吊梨汤等各具功效的中医药茶饮,连连赞叹美味又健康。
义诊区内,中医专家细致地为居民把脉问诊,耐心解答居民的健康问题,科普日常养生知识,并给出个性化的中医调理建议。
AI舌诊、AI艾灸机器人、经络检测仪……AI养生体验区以创新的方式为居民打造了一个智慧空间,激发了市民对中医药文化的浓厚兴趣。44岁的东花市居民沈先生将双手放在经络检测仪上,不到十分钟就生成一份长达十几页的《中医经络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报告》,智能医生“号脉”给出的结果是,沈先生属于湿热症。系统为沈先生提示了经络调节、节气养生、饮食调理、运动指导、中医功法等多种建议,“分析得太详细了,但不怕记不住。我把生成的二维码一扫,就可以随时查看电子医嘱。”
据了解,为推广中医药健康理念与中医药文化高质量发展,给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医疗健康服务,东花市街道深度挖掘地区医疗健康领域资源,成立了“杏巷”建设联席会——“杏”福会馆,囊括了北京市东城区中医药学会东单中医门诊部、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长春堂大药房有限公司等26家成员单位。通过举办小郎中研学班、国医名师讲座义诊、中医主题夜间集市等中医药服务月系列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产业与居民健康生活需求相结合,让参与者全方位沉浸式体验中医国粹魅力,辐射东花市及周边地区群众。
据悉,东花市街道还将持续深化与中医药机构的合作,将“杏巷”打造成为居民健康生活的温馨港湾,让中医药文化成为连接社区、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
文字:李冬梅
图片:东花市花伴儿 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