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9月1日,距首轮演出仅3个月,音乐剧《麦克白夫人》(Lady M)第二轮驻演再次花落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中英联创的“国际背景”,世界级音乐剧明星的“重磅参演”,从艺术形式和情节诠释上对莎翁经典悲剧的“音乐新解”,使这部音乐剧天然地具备“叫好又叫座”的前提条件。英国青年戏剧家詹姆斯·比尼(James Beeny)和吉娜·乔治亚(Gina Georgio)的改编剧作与音乐创作可圈可点,在保留《麦克白》戏剧的主要情节和根本矛盾的同时,通过闪回情节的多次穿插,揭示麦克白夫妇从相遇相恋、结婚生子,再到痛失爱子的坎坷历程。这一诠释使麦克白夫人摆脱了原作中野心家和机会主义者的刻板印象,留给观众思考这部“道德剧”(morality play)中伦理与正义、私欲与公权间关系的自由空间。中方导演徐俊在创排方面亦给予了《麦克白夫人》哲学式的点睛之笔,剧场中央纯白无瑕却枝杈横生的“生命之树”与三名预言女巫的黑色长袍形成强烈视觉对比的同时,也呼应了莎翁在原剧作中著名的“公平即是背德,背德即是公平”的讽刺谶语。
从表演及演唱角度,此轮《麦克白夫人》给予中国剧粉的既有惊喜,也有“刺激”。《麦克白夫人》的首发演员由玛雅·哈克福特(Maya Hakvoort,饰麦克白夫人)、卡尔·金斯伯罗(Karl Queensborough,饰麦克白)、理查德·卡森(Richard Carson,饰麦克德夫)和汤姆·希尔(Tom Hier,饰班珂)组成。玛雅·哈克福特与卡尔·金斯伯罗的表演与演唱功力都扎实无比:得知爱子掉入冰缝溺亡后跌坐在地痛哭不止的麦克白夫人,与受野心和恐惧驱使亲手杀死好友班珂后被其魂魄吓得六神无主的麦克白,被二人演绎到极致。演唱方面,两人的配合也堪称天衣无缝。即便在激烈的舞蹈和澎湃的情绪之中,二人的演唱都几无瑕疵。理查德和汤姆虽在西区的影响力稍逊于卡尔,但其表演亦不失色,使三个男性角色之间围绕权欲、友情和忠诚而展开的矛盾得到了完整准确的彰显。
相较于从西方音乐剧舞台引进的欧洲演员,参演《麦克白夫人》的国内青年演员们仍然显得稚嫩。诚然,中国青年演员作为非英语母语使用者出演全英文音乐剧,的确是一大挑战。排演时,台词、发音语调、文化背景理解等都是非母语使用者必须面临的困难。在笔者所观看的场次中,英语最为熟练的中方演员是饰演麦克德夫夫人的周惠怡。她的个人气质甜美,英语流利,演唱时的咬字和表演风格使人不由得联想到迪士尼经典动画电影中的公主们。周惠怡自然亲切的表演使人眼前一亮,但却并不是全无瑕疵:忠贞、勇敢和仁慈是麦克德夫夫人最突出的性格特质,但周惠怡的演唱天真有余而力量不足,使麦克德夫夫人的形象略显单薄——这实际是参演该剧的中方演员的通病之一:7位中方男演员饰演的将士和贵族,堪称人物塑造“脸谱化”的重灾区。与外国演员相比,中国演员对人物关系和戏剧情节,以及角色性格行为的推敲不够,给人千人一面的乏味感。在音乐处理方面,部分国内演员的诠释也较为粗糙,变化与细节不够,层次感的缺失所造成的平淡感,即使是7人齐唱也难以挽救,明明是全军出击,观感上却难掩颓势。
音乐剧作为综合性艺术形式,对演员唱、跳、演均有较高要求,但音乐剧的B面,是其从诞生之初天然具备的商业属性。近两年来,国内音乐剧市场增长明显,吸引大量观众,尤其是年轻女性观众走进剧场。场次与票价水涨船高的同时,音乐剧剧粉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也迅速提升,微博、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涌现大批“野生乐评人”,围绕演员的表演、舞美和服装设计、音乐创作等话题进行全方位点评与讨论。剧迷的热情无疑能够提振演员和主创对市场的信心,但在快速增长的需求面前,从业人员还需在演出质量的提升,特别是青年演员的培养方面下大功夫。以语言能力为例,“麦克白夫人”玛雅熟练掌握德语、英语、荷兰语和法语,多语言使用者的身份为奠定她在国际音乐剧市场上的地位打下坚实基础。只有用过硬的实力为自己锻造金身,才能在更大的舞台上经受住世界的检验;演员与主创唯有与音乐剧剧迷群体一同蓬勃成长,才能保证正向的音乐剧行业长期良性循环。
佟斯琪/文
尹雪峰 陈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