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蓝图。西城区鲜明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2-1-1-5-2”框架体系,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破解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即日起,区融媒体中心在“北京西城”微信公众号开设“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栏目,今日刊发第1篇,展现西城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全力营造全区上下谋改革、抓改革、促改革的良好氛围,展现以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行稳致远的新作为、新气象。
大屋脊住宅,顾名思义,全楼共用一个屋脊,一条长走廊串联着许多个单间。
西城区大屋脊住宅建筑多为上世纪50、60年代产物,共计491栋,存量较大。因楼体结构和房屋特点使然,普遍存在杂物堆放多、电气线路老化、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火灾风险较高。
秋季天干物燥
怎样让大屋脊住宅的住户
住得踏实又安心呢
椿树街道
“地毯式”清理 “全方位”预防
“小高,你快来看看,院里堆了好多杂物,秋天干燥,可容易着火”。近日,西南园胡同13号居民向琉璃厂西街社区反映院内堆物存在安全隐患。
为确保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社区“吹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平安办、城管办等部门共同开展集中清理工作。
西南园胡同13号院是一处以大屋脊住宅为主的老旧楼房院,共有52户,共计113人,人口密度大。各家门口堆积的储物柜、纸箱、快递盒等生活用品,不仅给居民通行带来不便,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琉璃厂西街社区工作人员接到居民反映后,第一时间进行摸排、明确问题点位,动员居民率先自行清理。但由于该院居住人口多,空间有限,清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我们这些东西都有用,不能扔。”这是社工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办法总比困难多。发动社区党员骨干带动周边邻里、反复与“问题”居民沟通协商、多次下户宣传消防安全重要性……最终,大部分居民愿意自行清理家门口杂物。个别不配合情况,街道平安办、防火办依据消防相关法规,对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的堆物堆料进行了清理。
本次共清理废旧家具、木板等易燃物品8车,有效改善了该院消防安全环境,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椿树街道以此为契机,开展“清堆物,消隐患,保安全”消防安全隐患清理行动,对大屋脊住宅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清理,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的形式,组织消防安全演练、改造全楼电气线路、安装联网式烟感,采用群众参与、多方协调等方式,让大屋脊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系数大大提升。
接下来,将持续加大胡同院落日常巡查和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守好“责任田”,拧紧“工作阀”,保证辖区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展览路街道
“三有”破难题
走进葡萄园5号楼,新敷设的电气线路,新加装的防火钢门、消防喷淋、应急照明系统等设施一应俱全,院内电动自行车充电柜整齐排列,充分满足楼内居民充电需求。对于近期楼内消防安全改造的成果,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同时,阜成门外大街11号楼也在发生着变化。楼内外临时搭建拆了,楼道空间更敞亮了,而且下一步产权单位还计划更新楼内电气线路敷设,为木质屋脊喷涂防火涂料,进一步提升建筑本质安全。
葡萄园5号楼和阜成门外大街11号楼均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存在消防设施不足、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临时建筑堵占疏散通道等问题。
街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动葡萄园5号楼实施消防安全改造,打通阜外大街11号楼4处生命通道,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面对大屋脊住宅综合治理难题,街道坚持“有解”思维,压实主体责任,“吹哨”产权单位、消防部门,采取“一对一”对接服务保障机制,召开10余次调度会、推进会,协调各方落实整改责任,合力推动问题解决,今年以来街道有60处大屋脊住宅建筑实现风险降级。
“有心”用情倾听群众诉求,通过入户走访居民、面对面沟通,在治理实施方案中充分考虑居民需求与建议,凝聚各方共识。
以“有力”举措,分类分步推进隐患风险破解。推动葡萄园5号楼实施消防安全改造,楼内现已配备灭火器50具,累计更换并敷设3000余米电气线路,加装8扇防火门,增设40个水喷淋、20个应急灯、16个报警器等消防设施;楼外将进行木质屋脊改造工程,计划将木质屋脊更换为钢架构,并且在闷顶内部设置防火隔断,以全面提升建筑物的本质安全。针对阜外大街11号楼,平稳有序拆除4处楼内临时搭建以及3 处东门外围违建,打通一层北门、东门内外和三层北侧露台共4处通道出口,下一步产权单位还计划在顶棚木质龙骨喷刷防火涂料,对楼内电气线路进行更新改造、规范敷设等。
屋脊之下
守牢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底色
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等作出系统部署。
近年来,西城区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以提升大屋脊住宅建筑本质安全和消防管理水平为目标,完成辖区大屋脊住宅风险分级,开展本年度21栋大屋脊住宅管线改造,完成482栋大屋脊住宅全覆盖安全型配件安装,在全区大屋脊住宅建筑闷顶及走道等区域安装联网式感烟报警器418个,并试点在大屋脊筒子楼闷顶内部铺设阻燃防火布2300余平方米,推进大屋脊住宅建筑综合治理。
下一步,西城区将不断完善
分级分类治理体系
集中力量优先攻坚
强化日常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有效改善大屋脊安全环境
实现大屋脊住宅建筑整体降险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文字:岳莹 赵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