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举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国改革开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东城融媒推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东城实践”新时代街道巡礼系列专题报道,全面反映近年来全区各街道在弘扬使命价值、深化“六力提升”方面,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效。今天刊发专题报道《龙潭街道:“聚力龙潭”共谋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敬请关注。
整合地区优质文化资源,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挖掘“两个联盟”平台优势,推动文体特色产业落地;举办“家门口的社区杯”,以赛事活动促体育事业和产业提档升级……近年来,龙潭街道始终持续以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持续深化“‘巷悦’文化,跃动龙潭”品牌建设,利用辖区丰富的文体资源,深耕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推动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创新,擘画文化建设的首善画卷,以文化赋能经济,谱写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体育发展为导向
“家门口的社区杯”
激发地区发展“新活力”
今年暑假,龙潭地区燃起了“足球热”,辖区青少年在足球场上激情奔跑,挥洒汗水。在龙潭街道足球协会的指导下,他们的自身体能和踢球技术日渐提升,青少年足球体能课点燃了青少年的足球热情。
龙潭街道足球协会会员刘梓原说:“从2022年开始,我们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时间开展青少年足球体能课,给孩子们进行系统的培训,从不会踢球、盲目踢球到爱上足球、技巧踢球,孩子们的提升在足球场上显而易见,家长们也都特别认可。”
龙潭街道足球协会会员刘梓原正在传授青少年踢球技巧。
2021年,北京市第一家街道级足球协会——龙潭街道足球协会正式成立,刘梓原是第一批加入的会员。刘梓原说:“我从小就住在龙潭地区,一直喜欢踢足球,以前我们都是几个熟悉的朋友相约一起踢球,但人数总是不够,组不成一支完整的队伍。自从有了龙潭街道足球协会这个平台,把我们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足球爱好者聚了起来,大家一起训练,互相传授技巧经验,凝聚力越来越强。”自龙潭街道足球协会成立以来,每周末都会举办足球活动。
近年来,龙潭街道足球协会采取“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模式,推动基层足球发展,赓续体育文脉。2023年,龙潭街道举办首届“龙潭社区杯”足球邀请赛,打造居民“家门口的社区杯”,由各基层代表组成了8支代表队,以球会友,获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球员们在首届“龙潭社区杯”足球邀请赛上奋力拼搏。
今年,龙潭街道继续发挥足球协会优势,举办了第二届“龙潭社区杯”足球邀请赛。经过一年的赛事影响力发酵,也获得了更多赞助单位关注,街道以体育赋能经济为抓手,以“小足球”撬动“大发展”,以赛事活动促进龙潭地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提档升级。
第二届“龙潭社区杯”足球邀请赛上球员逐梦绿茵场。
以文化发展为引领
“公共文化新空间”
丰富群众“新生活”
清晨的龙潭中湖公园迎来许多晨练的居民,成片的绿树花丛形成了天然氧吧,宽阔的空地成为龙潭地区社区健身队伍的“根据地”。
市民在龙潭中湖公园健身跑步。
每天早上7点半,左安漪园社区太极队的老人们都会走进龙潭中湖公园,来到未来美学馆门前的空地上,一起打太极锻炼身体。今年67岁的侯文渊是这支太极队的副队长,谈到对龙潭中湖公园环境的评价,他给出了一个字——“好”。侯文渊说:“以前,我们太极队都在教学植物园门口打太极,那块地方在马路旁边,车来车往的比较嘈杂,我们这项运动最重要的就是需要静。自从龙潭中湖公园改造完以后,我们就改到这里来锻炼了,这边环境好、空气好、地方大,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个练功的好地方。今年,我们‘老顽童过六一’的活动也是在这里举办的。”
左安漪园社区太极队队员们在龙潭中湖公园内开展活动。
近年来,龙潭街道整合地区资源,依托龙潭中湖公园的优质文化资源,将其发展为公共文化新空间,打破“空间即建筑”的观念,创新性将公园这种开放式空间视为场所,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为空间带来流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自2021年起,龙潭街道联合龙潭公园、龙潭中湖公园创立了“环湖V马”品牌赛事活动。4年来,赛事由最初的个人竞速跑不断扩大规模形成了跑团。今年5月20日,跑团“为爱出发”以集体作战的形式,接力完成了100公里的赛程,让个人的不可能成为团队的可能,实现了自我突破。在“环湖V马”赛事的带动下,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热情,让更多的居民享受新生活方式带来的愉悦感。同时,以运动的方式传递出对祖国、对北京、对东城、对龙潭的深深热爱,共建活力龙潭。
“环湖V马”在龙潭中湖公园开跑。
龙潭街道充分发挥文化空间带动作用,利用北京汇文中学、角楼图书馆等文化空间资源,举办端午文化节、相声汇演等各类文化活动及文体赛事,以文化发展为引领,以文化空间为桥梁,丰富群众“新生活”。
以经济发展为根本
“两个联盟”
打造为企服务“新引擎”
今年初,随着龙潭街道“紫金龙潭·助企惠民”消费活动的开展,使得地区消费“热了起来”,经济“火了起来”。活动以街道商务楼宇发展联盟为依托,联合辖区近30家企业及商铺发放了电子优惠券万余张。嗨吃满足券、嗨学快乐券、美丽幸福券……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的优惠券,点燃了大家的消费热情。
龙潭街道举办2024年度“紫金龙潭” 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龙潭街道一直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实现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努力创新,分别于2020年、2021年成立了街道商务楼宇发展联盟和北京首家街道级投融资联盟。其中,商务楼宇发展联盟现有成员单位19家,投融资联盟现有成员单位18家。
“紫金龙潭·动起来”体育系列活动之“助企扬帆”秦皇岛陆地风帆车赛。
近年来,龙潭街道充分挖掘“两个联盟”平台优势,围绕辖区楼宇、企业产品推广需求,开展“紫金龙潭”系列品牌活动,找准新春、暑期等时间节点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探索互联网经济与地区经济相结合的新形式,联合辖区单位举行“紫金龙潭·有钳大会”首届龙潭中湖龙虾节;围绕文体产业类企业及辖区企业间需求,开展“紫金龙潭·动起来”体育类活动,举办“为企扬帆”“7人制足球”等,在活动中搭建企业间交流平台;结合辖区企业融资需求,为重点企业、街道商会、成员单位开展投融资项目专题对接活动20余次;连续多年开展“紫金龙潭·助企惠民”夏令营系列活动,解决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截至目前,“两个联盟”开展各类“紫金龙潭”活动百余次。
街道联合辖区单位举行“紫金龙潭·有钳大会”首届龙潭中湖龙虾节。
在“两个联盟”的助力下,龙潭街道为企服务工作全面开花,经济工作“更上一层楼”,全年服务企业百余次,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均为100%。正因如此,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入驻龙潭,仅2023年新入驻企业就超过180家,为街道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星海&epark科技文化创新园。
“一把手”访谈
以品牌建设为引领
深度激发地区发展强劲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近年来,龙潭街道以品牌建设引领地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全面推动文体特色产业落地龙潭。如何利用龙潭地区丰富的文体资源,深度激发地区发展的强劲活力?记者对话龙潭街道工委书记冯业水,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
记者:近年来,龙潭街道在推动地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亮点频出,这其中运用了怎样的发展思路?
冯业水 龙潭街道工委书记
龙潭街道工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牢固树立全盘思维,做到通盘考虑、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保持战略定力,立足龙潭实际,准确把握自身特点,提升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不断深化“‘巷悦’文化,跃动龙潭”的品牌建设,深入整合地区资源,打造多个惠民文化体育项目,全面激发龙潭地区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打造“聚力龙潭”,在辖区内街道“搭台”,各方力量齐来“唱戏”,在机关和社区抓班子、带队伍,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切实把区委区政府交给我们的阵地守护好、治理好。
记者:在具体实践中,龙潭街道如何把发展思路转化为发展成效?
冯业水 龙潭街道工委书记
绘好同心圆,提升党建引领“感召力”。做实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在服务群众实事上齐思共办,做到“形合”;带动各成员单位深度对接匹配需求和资源,做到“心合”。深化地区在职党员常态化长期化“双报到”工作机制,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专项行动。成立“汇新暖阳”两新志愿服务队,深挖志愿服务“七大员”岗位。做强驿站联盟品牌,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服务,构建街道、企业、群众良性循环。
共建宜居地,展现以文化城“凝聚力”。整合地区“平台”,举办龙潭端午文化节、“龙潭社区杯”足球邀请赛等活动。搭建文化“戏台”,举办“筑梦龙潭 相声汇演”专场演出等活动。打造自治“舞台”,“小巷管家”4.0模式走深走实,“龙潭好邻居”项目如火如荼,首创小区物业服务人履行主体责任评价激励办法见行见效。
扩展朋友圈,激发地区经济“驱动力”。以体育产业为依托,挖掘街道商务楼宇发展联盟和投融资联盟两大优势平台,营造高质量发展氛围。内外联动拓宽合作空间,落实京津冀发展思路,与秦皇岛海港区政府、河北港口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西港国际航海中心签订战略协议,围绕招商引资、水上运动、体教融合、养老服务开展合作。到山西、湖北等地开展洽谈招商引企、产业对接。点面结合优化营商环境,街道楼宇管家服务团队提供贴心企业服务,促进楼宇升级改造,推动星海E园产业园区实现楼宇蝶变,打造创新型共享楼宇。
百姓声音
我今年82岁,从小生活在龙潭地区,这些年眼看着自己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文体活动越来越丰富,活动空间越来越多,我感到特别满足。尤其在龙潭街道的支持下,左安漪园社区组建起了一支太极队,为我们居民提供了体育锻炼的平台,我每天早上都和街坊邻居们一起练太极,已经坚持了16年。多年的体育锻炼,让我原本一身的小毛病都不见了,走起路来特别轻松,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生活在龙潭地区,我感到很幸福。
——左安漪园小区居民 王存荷
我家住在左安溪园小区,和龙潭中湖公园隔着一条马路,自从公园开园,我们社区居民就多了个“后花园”。每天吃完午饭,我都会带着6岁的小外孙到公园来玩。这里环境好,空气好,空间大,小外孙可以撒欢儿跑。游乐设施、运动项目应有尽有,马拉松、健步走等各种活动轮番开展,不仅孩子们喜欢来玩,我们老年人也爱来这里遛弯儿。多年来,街道为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增添了一个又一个“加号”。
——左安溪园小区居民 朱艳
策划:郭佳 洪珊 乔斐 李帅 张博 黄明健
文字:王慧雯
图片:张维民 王慧雯 龙潭街道 苏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