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初夏时节,各种各样的桃子“粉墨登场”,各大商超及市场里的水果摊上充满了甜甜的味道。其中,北京的“平谷大桃”以其独特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刘家店镇是平谷区几大产桃区之一,也是全区最早种桃的区域。2012年,为了方便桃农交易,下辖辛庄子村建设了占地900平方米的大桃交易市场,免费提供用电、垃圾清运等服务,并由村民自治管理。
这本是一项惠民福利,然而,从去年六月开始,大桃交易市场内却纷争不停,矛盾一直持续到了今年的收桃季。
这是怎么回事?这场风波究竟孰是孰非?本周《向前一步》走进刘家店镇辛庄子村,邀请政府、专家、村委会、村民、经销商代表等,协商探讨解决大桃交易市场的管理难题。
“地盘争夺战”
辛庄子村共有1050亩桃树种植园,每年桃的产量多达600万斤。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经大桃交易市场售卖出去的桃有300多万斤,进一步带动了村庄的经济发展。
2023年6月,一位姓杜的大桃经销商突然去世,原本杜家的摊位被其他经销商使用,彻底打破了市场内部平衡,村民们也对经销商免费占用村集体土地的行为心存不满,因此矛盾不断升级,“地盘争夺战”正式上演。
在节目录制现场,有村民代表提出,“大桃交易市场内的违建必须拆除!”此话一出,便引发了更为激烈的争吵。
让村民如此气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恩恩怨怨何时了?
大桃交易市场本是集体用地,村民都有权使用,但让他们生气的是,现在只有五家经销商使用,为防止物品丢失,他们在内部搭建起围挡,分割出了各自的地块,更有甚者还起锅架灶,过上了日子。
而对于拆除私自搭建的棚子这一提议,经销商代表们纷纷站出来反对,提出他们是在为村里面作贡献,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让他们给村里缴费!”节目现场,村民代表表示不拆除也可以,但不能白占村集体的地,应本着谁使用谁交钱的原则,有偿使用。
在村书记的计算下我们得知,包括每年大桃交易市场的卫生、用电等费用,五家经销商每个围挡大概需要收取1000元。
但这一想法也遭到了经销商们的反对,既然拆除和交钱都不同意,那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要想彻底解决大桃交易市场的矛盾,首先就要制定市场的管理规则,这个规则该如何制定?村民们又能否满意呢?
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带动乡村振兴,使其更好地适应发展变化是个重要课题。辛庄子村的经销商们与村民的纷争该如何解决?大桃交易市场又能否恢复往日的平静呢?敬请关注本周日21:05北京卫视《向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