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2024年展演季即将启幕
2024-09-24 12:3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戏师生重要回信精神形成生动实践,用戏曲艺术更好服务首都观众,擦亮“大戏看北京”名片,助力北京“演艺之都”建设,2024年10月至12月,学校将举办“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2024年展演季。届时,众多菊坛名家和学校师生齐聚一堂,通过包含戏曲经典剧目、新编剧目和演唱会、音乐会等在内的多场演出和展览,全面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为观众奉献精彩纷呈的戏曲艺术视听盛宴。

致敬经典 唱念做打守初心

2024年是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程砚秋先生诞辰120周年,本次展演季将举办6台专场演出,梅派、程派传承人深情演绎《太真外传》 《凤还巢》《荒山泪》等经典剧目,向两位京剧艺术大师致敬。

京剧《龙凤呈祥》场面宏大,行当齐全,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本次展演季,多位梨园名家将倾情演绎这出久演不衰、寓意吉祥的传统大戏,为观众展示不同行当、不同流派各具千秋的艺术特色。

展演季还将上演《楚宫恨》《谢瑶环》等经典剧目,以及《武松打店》《水浒记·活捉三郎》《玉门关》《清官册》《望江亭》等剧目中观众耳熟能详的片段,唱作俱佳、文武兼备。京剧、昆曲、北京曲剧、滇剧、江苏梆子、雁北耍孩儿等多个剧种纷纷登台,彰显戏曲艺术百花齐放、繁花似锦的生动景象。

守正创新 古老戏曲育新生

中国戏曲学院校戏《白蛇传》是学校首任校长田汉的传世佳作。70余年来,该剧多次被搬上舞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传承价值。中国戏曲学院和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京剧《白蛇传》特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担任艺术顾问,于魁智、李胜素担任艺术总监,尹晓东担任音乐总监,以“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为原则,在传统经典的基础上赋予时代新意、融入科技时尚元素,让经典焕发新的风采。李胜素、李宏图、王艳、李艳艳、褚沣怡、郭铸锋、赵晶璇、衣麟、冯珞涵等名家新秀同台,展现戏曲艺术的薪火相传。

元宇宙概念新视觉黄梅戏《七夕传奇》主创阵容强大,故事情节新颖,是学校推动艺术创作和舞台科技融合上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创新,将让观众置身于一个光影交错、亦真亦幻的艺术世界。

现代豫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国戏学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编剧、导演、演员工作,以戏促功、以创促学,共同创作,以实际行动彰显“一棵菜”精神,让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戏韵管弦”原创作品会将首演我校优秀音乐作曲家以中国各地方戏曲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原创器乐作品,由音乐系民族器乐演奏家们担纲首演。“夜色深沉梨花开”京剧经典曲牌守正创新音乐会,以京剧曲牌贯穿始终,展现京剧经典曲牌恢弘大气、隽永悠长的气韵,既有学术价值,又兼具舞台欣赏性。“乐心飞扬”音乐会,由宋飞教授率领中国戏曲学院优秀学生及特邀嘉宾共同演绎近年来的优秀胡琴作品,带领大家共同领略胡琴艺术的魅力!

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教学成果展暨非遗传承展将集中展示学校师生最新创作的舞美作品,不断探索戏曲艺术的韧性和张力,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碰撞与融合,为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师生同台 梨园雅韵永流芳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充分肯定了学校办学取得的可喜成果,对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国戏师生学回信、践初心、担使命、作贡献,本次展演季将展示学校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学校向社会做的践行回信精神的成果汇报。

本次展演季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由艺术实践管理中心统筹安排,党委宣传部、张火丁京剧程派艺术传承中心、宋飞胡琴艺术传承与传播中心、中国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京昆系、表演系、导演系、音乐系、舞台美术系、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继续教育部、附中等通力配合,师生同台献艺,让舞台成为检验教学成效的“考场”。从舞台演出到部分曲目作曲、器乐伴奏,从多媒体、灯光、音响、平面设计到化妆造型、舞台监督和宣传统筹等,学校师生将在每一台演出中各展所长,努力为广大观众全面展示新时代戏曲艺术传承者的风貌,彰显国戏品格,唱响中国戏曲的永恒魅力和时代新声。

欢迎莅临观看!

注:演出展览信息以实际情况为准。

“国戏风华”公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中国戏曲学院开设“国戏风华”公众号,全面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推动戏曲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国戏风华”公众号作为学校面向社会的重要展示窗口与平台,旨在全景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社会服务、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平台聚焦“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展演季等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媒介融合、科技赋能,对学校教育教学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实现对戏曲艺术传承与创新精神的生动诠释。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中国戏曲学院通过精湛的艺术创作和动人的艺术表达弘扬传统文化、讴歌时代精神,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国戏作为。

欢迎扫码关注

作者:

中国戏曲学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