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五载铸辉煌,航空经济启新章
2024-09-26 20:3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怀、亲自推动的首都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自2019年9月25日通航以来,五年间,大兴机场入驻中外航空公司65家,航班起降超过98万架次,保障旅客超过1.27亿人次。目前,大兴机场客运航司在飞航线216条,覆盖197个国内外航点,通达欧洲、亚洲等25个国家。其中,国际及地区通航点43个,国际及地区旅客累计超310万人次。今年暑运期间,大兴机场单日最高旅客量近18万人次,开航以来新高。

地跨京冀两地的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作为机场功能的自然延伸,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和打造国家发展新动力源的核心区域,承载着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正日益打造成为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链接全球,助力北京打造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9月24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配合中国民航局、首都机场集团在京召开主题为“机场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第九届北京全球友好机场总裁论坛。论坛围绕“国际航空枢纽打造和临空经济发展”“智慧机场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三大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分享行业智慧,加强机场友好合作,促进全球机场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强化北京“双枢纽”与全球国际航空枢纽链接力和合作能力,更好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对外交往能力。论坛上,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国家民航局副局长胡振江、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萨拉萨尔分别致辞。

搭建局市协商工作机制助力北京“双枢纽”建设

建立局市一个合作协议、一个联席会议、一个工作要点和N个常态化制度的“1+1+1+N”协商工作机制,推动大兴机场实现航空业务规模的跨越式增长,跑出全国机场首个运营年客运发展的最快速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兴景象,彰显出令人振奋的大兴速度。

推动国际航线航班恢复,提升北京“双枢纽”国际竞争力

推动北京两场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1274万人次,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53.7万吨,服务支撑两场国际航空业务恢复。

争取更强国际航空资源配置,支撑北京“双枢纽”服务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推进通往免签国家、北美地区等直航航班数量持续增加。打通“一带一路”空中快速通道,新增北京至沙特、埃及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航班。开通与东北亚、东南亚等地区主要城市国际航班“快线”,加密北京至新加坡等国家航班。

以民航领航,联动京津冀机场群融入世界

9月25日,在大兴机场迎来投运五周年之际,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大兴机场推进会暨“925首都大兴航旅嘉年华”如期开幕。本次推进会以“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源,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成效”为主题,共设置解读重要政策及展望发展趋势、京津冀城市航站楼签约仪式、机场和航司推介、“925首都大兴航旅嘉年华”启动仪式四个环节。民航局副局长梁楠、北京市副市长孙硕、天津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孙文魁、河北省副省长王立彤以及中航集团、东航集团、南航集团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京津冀三地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民航行业主管部门应邀参加活动。

构建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

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加快编制《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北京两场功能定位,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枢纽,打造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空铁联运、协同发展的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以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

引领京津冀产业协同联动

发挥首都创新资源优势和“双枢纽”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航空研发制造、航空运输服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链向京津冀腹地延伸布局,助力京津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翅高飞,高水平建设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航空城

9月25日,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管委会、大兴区政府共同指导,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法国瓦兹河谷省经济发展局联合主办的2024年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正式拉开帷幕。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孙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商协会代表、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等150余名嘉宾参加开幕式。

筑梦起航,构建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过去五年来,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国际交往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下,一座高品质航空城正持续释放新活力——

助力园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建成“五纵两横”外围综合交通体系,临空经济区骨干路网、能源管网初步成型,新建道路108公里、综合管廊35公里,建成变电站、学校、幼儿园等市政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搭建起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临空经济区的“四梁八柱”。

赋权区机构,优化营商环境

将企投资项目核准等行政许可事项直接下放给临空经济区,通过行使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工作模式,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切实推动实现“临空区的事,临空区”,让企业办事省心、投资放心、经营顺心,擦亮“北京服务”金名片。

强化沟通对接,赋能产业发展

积极协调国家部委和市相关部门,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强要素保障,助力临空经济区“筑巢引凤”;发挥本市与民航局搭建的局市合作平台,做好与民航方面的沟通对接;加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和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之间的对接联系和产业联动,见证“双枢纽”临空经济区签订协同发展共识,建立资源共享、要素共享、运力共享、品牌共享机制,共同打造首都临空经济金字招牌。

扶摇碧霄,造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正式启动国际数据口岸建设,未来将通过提供高效、便利且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环境,构建开放与安全并重的数字贸易枢纽,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消费枢纽、京津冀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礼贤TOD等项目也迎来新进展。

同时,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与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三大航空领域权威机构共同签署了《关于推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与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携手签署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临空经济区民航科基地建设,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打造京津冀低空经济生态圈。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来栖。未来,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将依托大兴机场,最大限度释放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势能,加快产业集聚集群,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更精细化的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作者:

发展北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