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首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
2024-09-27 16:5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东城区作为首都核心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盘活发展资源、激发活力动能。2023年,东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74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历史上首次突破200亿元。经济密度比肩世界发达国家主要城市核心区水平。

近年来,东城区加强产业引领,做强经济发展引擎,坚持以文化为底色,以金融为引擎,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金融+总部+科创”为主要业态,积极引导“科技回归都市、创新激活老城”。其中,金融业作为东城区的第一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超过30%。近年来,摩根士丹利新设另类投资和期货子公司,国能工融150亿新能源基金、招商公路等REITs运管机构纷纷落地东城。文化产业是东城的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内汇集保利、嘉德等艺术品交易龙头企业和光线传媒、猫眼等传媒影视龙头企业总部,2024年上半年,东城区文化及相关产业收入同比增长17.2%,增速位居全市首位。数字经济是东城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千寻位置、煜邦电力等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先后落地,呈现强劲发展态势。以“天工”“中文逍遥”等大模型为代表,形成了以算力、数据、大模型、应用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同时,东城区加强组团发力,构建产业活力版图。重点打造8个产业组团,总体量达到380万平方米,有税收亿元楼宇37座,企业超4000家,对全区经济贡献超过三分之一。其中,东直门交通枢纽组团超甲级写字楼正式运营,吸引中投公司、农银理财等金融领域龙头企业入驻;金隅环贸组团英特尔科技创新体验中心建成投用;航星园组团正在打造国际数字健康应用创新中心;东北二环、金宝街、东方广场等组团加快提质升级,歌华青龙和永外组团全力推进土地整理和项目建设,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此外,东城区通过加强空间资源整合,推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综合效益最大。腾出金宝街52号、朝内大街192号等优质行政办公空间用于产业发展,让“黄金宝地”产生“钻石效益”。今年,金鱼池二期西地块项目以25%的最高溢价率成功入市,接下来,东城区还有前门东区、宝华里、西革新里、祈西等四个地块入市。今后,东城区还将统筹二环外10.8平方公里的宝贵空间,积极打造安定门外、东直门外、永定门外“科创金三角”,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首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东城区还加强内需驱动,激活市场增长潜力。“十四五”以来,东城区年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260亿元以上,80余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隆福文化街区二期竣工亮相,全市首个“片区综合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皇城景山三期完成腾退签约。望坛、宝华里项目逐步收尾,回迁居民圆梦新居。第一人民医院异地迁建等项目相继完工,夯实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基础。千亿级区级项目储备库初步形成,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此外,东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0亿元以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展现出蓬勃生机,“五圈九街”商业格局初步形成,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正在成为世界级文化消费地标。各类首店、旗舰店保持年均100家的上新速度,3处市级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三年累计孵化品牌36个,74家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42家米其林、黑珍珠餐厅等高品质餐饮助力打造美食之都。近日,第九届“北京王府井国际品牌节”盛大开幕,中轴线VR体验展全国首秀亮相王府井。由王府井集团、京东方、人民创意共同打造的数字艺术展示中心,也将于10月15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区域消费活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近年来,东城区坚持服务护航,厚植了企业发展的沃土。作为北京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在全市率先实现“证照联办+一照多址”叠加办理,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00%全程网办。深化“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推动企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率先发布区级免罚慎罚总体清单,持续降低企业准入准营成本。“在上个月召开的东城区第四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我们发布了‘紫金服务十大行动’,启动了‘紫金发展伙伴计划’”,王华伟表示,上述举措将进一步深化政企、企企交流合作,推动区域营商环境、聚商策略、富商资源和适商生态持续优化。未来,东城区还将通过施行市场准入否定事项报备制度、发起市场监管“无事不扰”行动等措施,不断优化政务服务,让更多的优质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王华伟表示,今后,东城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谱写首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文图:区委宣传部

部分图片来自往期

制图:李维泽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