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新中国75华诞|大红灯笼见证新中国成立
2024-10-02 11:2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编者按: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伟大时刻。值此之际,九州同庆,共襄盛世华章。作为集中展示筹建新中国辉煌历史的纪念场馆,香山革命纪念馆特别策划“献礼新中国75华诞”国庆特辑,以“文物里的国家记忆,影像中的时代华章”为主题,邀您共赴红色革命之旅。

珍贵文物,静诉往昔峥嵘;丰富影像,捕捉时代跃动。每一文物,皆历史之重;每帧画面,皆时代之变。此次特辑推送不仅是对香山革命历史的深度挖掘与展现,更是香山馆在国庆佳节之际向公众的深情献礼。我们期望通过这一专题推送,点燃更多人心中的红色热情,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广袤土壤中更加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开国大典时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大红灯笼




开国大典时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两盏大红灯笼现陈列在香山革命纪念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的第四部分。这两只大红灯笼高2.4米、重约80公斤,三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灯笼。它们见证了开国大典这一神圣又喜庆的时刻,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两盏大红灯笼的故事吧!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天安门城楼上的8盏大红灯笼装点了节日的气氛,使得古老的天安门城楼显得既隆重喜庆又典雅大方。

1949年9月开国大典前夕,庆祝大会筹委会把布置装饰天安门城楼的工作交给了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宣传部部长张致祥考察现场之后,决定把任务交给原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舞美队。舞美队的队员认真研究各种资料和数据,吸取大家的合理意见,经过一周的时间,精心设计了多份草图,并从中选取了20余幅,供周恩来同志挑选。周恩来一眼就看上了8盏大红灯笼的方案,认为这8盏大红灯笼悬挂在城楼上的10根廊柱之间,既符合中国的传统和民族风格,又能体现出开国大典浓厚的喜庆气氛,显得庄重、严肃。

有了灯笼设计图案,抗敌剧社舞美队的队员在故宫的档案当中查找到了一位70多岁、过去在故宫扎宫灯、名为尹作滨的老手艺人。他看了图纸,又到天安门城楼上转了三圈,诚恳地说:“这么大的灯笼,我这辈子没有做过,让我做可以,我要找我的徒弟一块儿来做,而且这么大的灯笼做成了也抬不上去,只能在天安门城楼上做。”他们请来了两个徒弟,又去买了绿竹、红布、黑钉、黄穗。8个厚重的灯笼圆托是老手艺人亲自找木工定做的,整整3天,他们为了制作这8枚大红灯笼没离开过城楼。离开国大典只剩一天多的时间,8盏大红灯笼终于做好了。这8盏大红灯笼都是用生长3年左右、高3米多的毛竹,不褪色的红士林布和松木制成的。它的上下部都贴有金黄色的云朵,底部配有黄色流苏,十分庄重、美观。灯笼制成后,在横梁上用两个铁环受力,按照设计的位置悬挂了起来。

1994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天安门城楼修饰一新,城楼上的8盏大红灯笼替换成折叠式的新式灯笼,原悬挂了45年的“开国灯笼”终于完成历史任务,光荣“退役”。原悬挂在东二、西二位置的两盏宫灯被拍卖,拍卖所得的款项捐赠给了北京的贫困山区,解决饮水难的问题和希望工程。一对由国家博物馆收藏并悬挂在展览大厅里,供人瞻仰,其他两对由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收藏和保存。

2019年,为筹备香山革命纪念馆,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调拨了两盏大红灯笼给香山革命纪念馆用于基本陈列使用,如今,这两盏大红灯笼成为见证新中国成立的珍贵文物,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历史。

来源:香山革命纪念馆

制作:香山革命纪念馆网络信息平台


作者:

香山革命纪念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