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精彩纷呈的“宜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举行。本次活动是朝阳区小学“宜学课堂”关键问题解决系列研讨活动的第一场,旨在深入探索新修教材背景下小幼衔接课堂教学改革。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部主任钱守旺主持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朝阳区教科院党委书记刘强发表了致辞。刘强表示,“宜学朝阳”是朝阳区在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区域教育质量,打造高品质的教育环境。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部基于朝阳区发展定位,首次提出了“宜学课堂”建设的理念,从区域教研的层面全力支持与引领朝阳区课堂改革,促使“宜学朝阳”建设从美好的规划图逐步转变为切实可行的施工图,致力于营造创新活力的“宜学课堂”育人新生态。
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执行校长王国庆表示,作为“宜学课堂”的项目实验校,在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部的指导下,学校以新版教材为研究点,以课堂教学为突破点,以重构小幼衔接课程为创新点,不断探索课程教学改革。
随后,学校针对新修订的教材,聚焦一年级的“宜学课堂”建设,通过11节研究课,从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四个学科,呈现了学校围绕新修教材在一年级课堂新样态上的探索。
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部副主任孟青作《朝阳区小学“宜学课堂”建设与实施》主题报告。她阐述了“宜学课堂”的建设理念、目标和实施路径,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主任宋洁进行了《新修教材背景下学校小幼衔接的实践探索》的专题报告,从如何让学生爱上学校、爱上课堂的视角,全面解释了学校小幼衔接方面的研究思考和创新举措,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朝阳区白家庄小学东辰分校柳依晴老师则带来了《新修教材背景下的小幼衔接数学教学实践》的案例分享,展示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研读新修教材、在单元统整的理念下,进行小幼衔接的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沙龙研讨环节,学校教学干部和教师们就小幼衔接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专家们也给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点评环节中,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平高度肯定此次活动,认为活动整体站位高、研究方向明、落地课堂实,她还结合“宜学课堂”详细阐述了提升教育质量的方法和策略,并提出了“更多关注和研究关键问题,以形成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解决方案”这一教育期待。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暴生君对展示的课程和分享的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其次强调了小幼衔接在新修教材背景下的重要性,指出教育不应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而应注重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并以“我是小学生”为例探讨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师的实践策略。
朝阳区教委基教一科科长石志芬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在“宜学朝阳”的战略部署下,朝阳区教科院小学教研部勇于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敢于创新。小学教研部提出“宜学课堂”的教学理念,梳理“宜学课堂”教研实施策略,针对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以贯通培养为落脚点开展一系列的课程教学研究,真正立足于朝阳学子的发展,打造朝阳人民满意的学校。
此次研讨活动为朝阳区小学“宜学课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朝阳区将继续举办系列研讨活动,以推广研究成果和典型经验,助力朝阳教育高质量发展。
(撰稿:宋洁 李霞;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