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这回坐在家里就可以开公司了。”
对于很多想在京创业的境外投资者来说,能像普通内资企业一样实现“全程网办”是一种美好期许,而如今这一场景已落地成为现实——
为进一步提升外商在京投资企业登记便利度,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公安局、市政务和数据局等部门针对境外投资者网上设立企业过程中,无法实现主体资格在线身份认证,提供纸质证明材料邮寄耗时长、成本高等实际困难,通过数字赋能、丰富认证渠道、优化服务功能、精简开办材料等举措,探索打造“3+3+3”外资登记服务模式,确保他们与境内投资者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全程网办”服务。
本期“营商环境风景线”,发改君为大家继续解读北京市2024年首批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一起来看北京如何通过打造外资登记服务优化模式,实现外资企业开办“全程网办”~
新增渠道:便捷境外投资者身份认证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国(地区)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6类涉外证件持有人无需公证认证,通过“刷脸”就可完成身份核验。
同时,持有6类涉外证件的人员可使用银行卡进行在线身份认证,持有银联银行卡的境外投资者可以全程网上办理外资企业登记。
此外,还在全国首批开展香港简化版主体资格公证文书电子化流转试点,香港主体投资者注册企业可实现“自主申报、线上核验、即时审批”一站式服务。
功能优化:提升外企开办体验
率先在全国实现外币账户开立纳入企业开办网上“一站办理”服务。外资企业在北京企业服务“e窗通”平台开办时,可以同步开立基本账户和外币账户。
首创将外籍员工登记纳入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企业需要办理外籍员工“五险一金”,可以在企业开办时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直接生效。
率先实现外资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外资企业开办申请人可在“e窗通”平台一次性或者单独办理包括营业执照(含免费公章、员工登记)、涉税事项(含领用发票)、银行开户(含本、外币基本账户)、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等全部事项。
合理精简:降低企业认证登记成本
允许港澳非自然人投资者提供仅保留核心材料的简化版公证文书,最少仅需3页纸,节省企业办理公证费用和时间。
在京津冀投资过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有效期内的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实现“一次认证,三地通用”,节省外资企业公证认证时间和成本。今年,还将进一步扩大公证认证文书认可地域范围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办理外资企业登记时,登记机关收取《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缔约成员国投资主体资格证明和自然人身份证明材料,无需再经我国驻在使领馆认证,只需办理该国附加证明书,简化公文书跨国流转程序,缩短流转时间。
发改君了解到,北京市通过优化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服务举措,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外资企业开办“全程网办”和外资企业全部开办事项“一网通办”,大大减少跨境身份公证认证文件的办理和邮寄时间,打造出“全环节、不见面、零成本”的外资企业开办模式。近两年,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方式办理登记业务4000余件,全程网办率近20%。
在环节上做“减法”
在服务上做“加法”
多措并举厚培营商环境沃土
让外资企业更安心、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