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
脾胃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时常会感叹:“孩子脾胃不好,吃饭不香,身体也跟着弱。”的确,儿童的脾胃功能相对成人来说更为娇嫩,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和脾胃调理。今天就谈谈儿童脾胃虚弱的引发因素、危害及预防措施,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健康。
儿童脾胃虚弱的引发因素
(一)饮食不节
孩子们往往对各种美食没有抵抗力,容易暴饮暴食,或者偏食、挑食,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对脾胃造成负担。例如,过多摄入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不仅会刺激肠胃,还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此外,不规律的饮食也会打乱脾胃的正常工作节奏,影响消化吸收。
(二)作息不当
例如,孩子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进而影响脾胃功能。另外,寒气的侵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孩子在玩耍或户外活动时,若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受凉,导致脾胃受寒,从而影响消化功能。
(三)用药不当
“是药三分毒”,特别是抗生素等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会对儿童的脾胃造成损害。抗生素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可能破坏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导致消化系统紊乱。
儿童脾胃虚弱的危害
(一)影响营养吸收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负责将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当儿童脾胃功能减弱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效率会降低,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长期下去,可能会引起孩子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二)引发健康问题
脾胃虚弱还可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免疫力下降,孩子更容易感冒、发烧,甚至可能诱发哮喘、过敏等慢性疾病。长期消化不良还可能导致孩子情绪波动,出现烦躁、易怒等情绪问题。
(三)影响智力发展
脾胃虚弱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智力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消化系统紊乱导致的营养吸收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和功能,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预防措施
(一)第一招: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少吃多餐。通过将每日的饮食分成多份小餐,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消化不良。
➤自主进食。不要追着孩子喂饭,更不可强迫孩子吃东西,以免食物积滞,损伤脾胃。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都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均衡膳食。儿童要均衡饮食,不能挑食偏食。例如,蔬菜、水果、肉类、谷物等各类食物都应该适量摄入,以保证营养全面。家长可以将食物做成孩子喜欢的形状或颜色,增加食物的吸引力,让孩子更愿意尝试各种食物。
(二)第二招:生活规律,保证睡眠
➤适当运动。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消耗多余的能量,提高食欲,同时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后不宜立即进食,以免影响消化。➤保证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家长应确保孩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儿童大致的睡眠时长一岁内为 15 小时, 2~3 岁为 12 小时,4~7 岁为 11 小时,8~12 岁为 10 小时,13~17 岁为 8~10 小时。
➤避免过度保暖。虽然保暖对于防止脾胃受寒很重要,但过度的保暖同样会限制孩子的活动,影响其正常的新陈代谢。家长应该根据天气变化适当调整孩子的衣物,保持适宜的温度,让孩子在舒适的同时,也能保持适度的活动量。
(三)第三招:推拿保健,科学调理
➤捏脊:通过按摩脊柱两侧,可以有效刺激孩子的经络,增强脾胃功能。具体操作方法是:家长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起孩子背部的皮肤,从尾骨开始,沿着脊柱向上捏至颈部,反复进行数次。每天坚持捏脊,可以促进孩子的消化吸收,增强脾胃功能。
➤按摩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方四横指的位置。按摩足三里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增强脾胃功能。具体操作方法是:家长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压孩子足三里穴位,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次持续1-2分钟,每天进行1-2次。长期坚持,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脾胃虚弱状况。
➤按摩腹部:家长可以将手掌放在孩子的腹部,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每次持续3-5分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消化不良。
北京儿童医院小汤山诊疗中心
护师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