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同辉 人文共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2024-10-20 16:2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图片

BISU


六秩春秋,桃李天下。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之际,10月19日上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北二外”)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中外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关心北二外发展的各界人士相聚线下和“云端”,共襄盛举,共叙情谊,共享喜悦,共话未来。

图片

大会现场

图片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北京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骏,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杨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烁,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谦,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干部局副局长马雪松,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冬妍,北京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副主任于边疆等上级单位领导出席大会。此外,全国兄弟院校领导,北二外国际合作单位和境外合作院校领导代表,全国人大中央部委司局、中国外文局、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涉外新闻出版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平谷区、延庆区等单位领导,在北二外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资深翻译家代表、校友代表、师生代表、附属学校代表等受邀参加大会。大会由党委书记常宇主持。

图片

党委书记常宇主持大会

图片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在致辞中对北二外建校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建校以来,北二外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教产学研齐头并进、对外合作走深走实,推出了一批服务科学决策和行业发展的优秀成果,培育了一批专业素养好、语言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为促进人文交流、推动旅游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希望北二外以建校 60 周年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教育强国目标,牢记具有鲜明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特色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办学愿景,培育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争做中外人文交流的践行者、文化和旅游事业的推动者和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传播者。未来,文化和旅游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北二外,携手各方扎实做好高校共建工作,为北二外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图片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发言

图片

北京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骏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北京市市属唯一的外国语大学,作为翻译国家队的重要组成力量,作为中外人文交流和国际传播的生力军,作为中国文化和旅游人才的培养高地,自1964年建校以来,北二外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与首都发展共奋进,为国家和首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推动首都高等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特别是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事业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全力支持学校发展,他希望全体北二外师生继续发扬光荣传统,牢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以建校60周年为新起点,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上当标兵,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做先锋,在服务国家战略、首都发展上建新功,在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和新时代首都发展中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图片

北京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骏发言

图片

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大会正式拉开帷幕。现场播放了献礼学校六十华诞宣传片《岁月的回响》,通过影像资料与动人故事,生动再现了学校自1964年建校以来的光辉历程。


《岁月的回响》

图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致欢迎辞。他深情回顾了学校60年来的发展历程,学校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应运而生,始终秉承“中外人文交流”初心,培养了大量外事外交、经贸文旅、对外传播领域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加快建设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为学校锚定“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办学目标。展望未来,北二外将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融中外、兼知行”的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特色办学,探索对外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立体表达方式;始终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始终走在服务中外人文交流第一方阵,向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砥砺奋进。

图片

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发言

图片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在致辞中谈到,全国外语院校之间守望相助、携手并进,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和良好的合作基础,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新征程上,必须深化高等外语教育改革,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加快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相信北二外必将以甲子纪念为契机,继续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贡献北二外力量、展现北二外作为。

图片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发言

图片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秘书长特别顾问法布里齐奥·霍克希尔德在致辞中强调,当今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势,教育是消除分歧、推动国际合作的关键,学习外语和参与国际交流项目能够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他表示,北二外致力于促进国际人文交流,为全球社会培养了大量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在外交、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与联合国制定的“发展优质教育”和“发展合作关系”两个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不谋而合。他鼓励北二外继续推动教育创新、跨学科融合和拓宽国际视野,鼓励北二外学子运用所学知识为促进国际理解作出贡献,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挥影响。

图片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秘书长特别顾问法布里齐奥·霍克希尔德发言

图片

驻华大使、国际组织、合作高校及各地校友,以不同语言、不同形式为北二外建校60周年送上跨越时空的生日祝福视频。


《跨越时空的祝福》

图片

原中国中东问题特使、1969届校友吴思科在发言中深情回顾了他在北二外的求学经历,特别提到五次见到周总理,深刻感受到总理对北二外的特殊关怀。在近半个世纪的外交生涯中,足迹遍及五大洲近百个国家,也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和逐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如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更多复合型优秀人才担当重任,北二外和各高校担当的历史使命既光荣又艰巨。他表达了对北二外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祝愿学校赓续传承,踔厉奋发,再创辉煌。

图片

原中国中东问题特使、1969届校友吴思科发言

图片

首都会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1989届校友魏明乾在发言中谈到他在北二外学习时,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思想,塑造了多元化的思维能力与国际化问题分析视野。2022年,他推动北辰集团与北二外共同建立“北辰-北二外实验班”,帮助北二外学子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他表示,广大校友将继续传承母校荣光,与母校携手共进。

图片

首都会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1989届校友魏明乾发言

图片

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北二外老校长张道一教授通过视频发来祝福,向所有为北二外奋斗的师生表示感谢,希望师生们为国家翻译事业贡献力量并做出更大更好成绩。学生代表向老领导、老教师代表献花,感恩和铭记他们为学校发展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卓越贡献。

图片

向老领导、老教师代表献花

图片

纪念大会上还举行了“梧桐奖章”荣誉授予仪式。2018年,我校特别设立梧桐奖章,激励广大学子明德、勤学、求是、竞先。勤奋学习、热爱读书、强健体魄、励学笃行的12名优秀学生上台,由优秀校友和老教工代表向他们颁发60周年校庆定制版“梧桐奖章”纪念徽章,并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情感及对后辈的无限期许,这也是传承的力量。

图片

“梧桐奖章”荣誉授予仪式

图片

在大会上,北二外联合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25所高校和机构共同发起《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倡议》,倡导加大国际人才交流与培养,塑造具有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的青年一代;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思想动力;共同迎接新兴科技发展机遇,赋能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文明互鉴提供新思维、新空间。倡议的发布标志着学校在国际化办学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为未来的中外人文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倡议》发布仪式

图片

大会在全场合唱《歌唱祖国》中落下帷幕。

传承总理精神,赓续六秩华章。北二外的一甲子,是一代代北二外人红色血脉和育人使命的传承历程;是一代代北二外人致力于中外人文交流事业、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历程;是一代代北二外人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主动融入首都建设的奋斗历程。甲子同辉,人文共融,薪火相传,奋楫笃行。跨越甲子,新的征程已然开启,北二外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肩负起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的重任,积极拥抱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绽放人文芳华,融通中外文明,绘就属于未来的恢弘蓝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出品

来源丨党委宣传部

文字 | 黄佳丽 唐恩思

编审丨徐满哲

若需转载 敬请联络



作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