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的由来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 0 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节气的风俗
饮酒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我国很多地方为了表达对菊花的爱戴和尊重,在霜降这天会举办一些活动比如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
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吃柿子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吃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到了霜降节气的时候,地里的萝卜也长出来了,正是收获的季节。萝卜有着“土人参”的美誉,其营养是很丰富的,吃萝卜不仅能增进人的食欲,帮助消化,而且还有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
吃牛肉在国内现在还有不少地方有在霜降节气的时候吃牛肉的习俗。牛肉所含有的蛋白质是非常高的,而脂肪的含量却相当低,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所以很受欢迎。
吃鸭子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鸭可谓餐桌上的上乘肴馔,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
登高远眺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
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白萝卜还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此外白萝卜还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编辑:张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