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汽车博物馆和中博网联合出品的“中国博物馆手册”系列图书《北京汽车博物馆》,由中国和平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是针对北京汽车博物馆旅游参观的知识服务型系列图书,全书分为“博物馆简介”“建筑特色”“重要馆藏”“基本陈列”“主题展览”“社会教育”“学术交流”“参观服务”八个章节,从北京汽车博物馆建馆伊始讲述,介绍了汽博馆的建馆历史发展、重要藏品、常设展陈内容及策展构思,同时展示了汽博馆特色社教活动、学术研究以及主题项目。
该书装帧优质精巧,内容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既为观众提供了汽博馆参观导览的功能性服务,也在汽博宣教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传播作用。
《北京汽车博物馆》手册封面
《北京汽车博物馆》手册
第一部分 博物馆简介
北京汽车博物馆(简称汽博馆)于2011年建成开放,是国家公益性汽车主题博物馆,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的职能于一体。北京汽车博物馆秉承“开门办馆、融入社会”的办馆理念,探索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多方位的融合发展,承担中国汽车文化研究和科普教育的责任,是行业的排头兵和引领者,代表中国与世界进行交流,促进“人—车—社会”的和谐发展。
自2011年开馆以来,北京汽车博物馆累计荣获国家级、市区级、行业荣誉470余项,先后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汽车文化推广基地、中国汽车设计师之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展示体验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北京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北京市环境教育基地、北京首届网红打卡地等。
第二部分 建筑特色
北京汽车博物馆气势雄伟,外形及内部设计极富张力和吸引力,功能布局充分考虑现实功用与未来拓展的需要。
博物馆的造型新颖独特,酷似一只明亮的眼睛,寓意“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充分体现了审美追求。富于表现力和动感的“眼睛”、大范围使用柔和的曲线,设计灵感来源于汽车的流线造型,金属镶边、曲线表面、半透光的穿孔金属网板和硬朗的窗条则一同展现了博物馆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俯视北京汽车博物馆,它正如明亮的眼睛,以深邃的目光追溯汽车社会的发展历史、凝视汽车社会的现状、眺望汽车社会的未来。
第三部分 重要馆藏
藏品车是北京汽车博物馆藏品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汽车发展历程中的经典车型和在汽车社会进程中有着重要影响的车辆,虽受条件所限馆藏尚不能全面覆盖汽车发展历史的各个时期和各个车型,但是这些藏品却试图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脉络和汽车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规律演绎出来:从古代马车、老式蒸汽机车在历史舞台上的演变,直至世界公认的第一辆汽车奔驰一号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到福特T型车为世界装上了车轮,再到汽车社会的全景图,以及新能源新动力汽车和概念车,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动力革命到“改变世界的机器”到技术发展和车型多元化再到产业格局的变化发展,通过藏品车都被一一清晰呈现。
第四部分 基本陈列
北京汽车博物馆建筑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根据历史、技术和未来的主线,由上至下分为创造馆、进步馆、未来馆三个独立展馆和中国汽车工业经典藏品车展一个独立展区。其中创造馆重点展示了汽车诞生至今的发展历史、汽车类型多元化发展方向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进步馆介绍汽车的内部结构、工程技术、安全性能和设计生产的相关内容,引领观众进入汽车科技的世界;未来馆则更加注重反映新技术发展、生态与环境问题、能源及相关政策、健康的心理与生活方式等相关话题,探讨汽车未来发展方向;中国汽车工业经典藏品车展区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汽车工业在摸索中发展的激情岁月。
北京汽车博物馆的展陈以层层包容的关系,从宏观到具体界定为4个层次,即:故事—展区—主题—展品及展项。馆中共设有13个展区、44个展览主题、50余个互动展项、80余辆馆藏展车,并辅以40余块触摸查询屏、40余部多媒体影像影片、上百件模型、数万字介绍信息、数百件车标车牌和零部件、数千件文献资料。
第五部分 主题展览
北京汽车博物馆坚持“以车为媒,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理念,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加强世界汽车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加强汽车历史文化研究,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提升博物馆原创性展览,借助汽车行业文化研究成果以及科技前沿技术,全面提升汽博馆策展能力,策划专题展览,跨界整合资源,分主题、成系列、成规模、有计划地推出“好看好听好玩”的精品展览活动,使世界共享汽车艺术、技术和专业成果。
第六部分 社会教育
作为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北京汽车博物馆秉持“大科普”“大教育”理念,经过多年探索,通过共建、协作、融合等多种途径,构建了以“启迪创新智慧,构筑创新力量”为主题的“车+”特色科普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汽车文化”“汽车科技”“汽车生活”三大板块与“大众科普”“馆校融合”“创新创意”三大方向,展、教、赛、创相结合,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思想,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致力于为未来汽车社会培养人才,近年来,开发、积累、形成了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课程、学习单、科普图书、科普视频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教育服务产品。在形式上,则以主题参观为主,辅之开展主题活动、创新教育项目、开办展区微课堂、推动科普课程进校园等多元的科普服务形式,累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3000余场次,服务上百万的亲子家庭,不断提升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科学普及能力、文化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七部分 学术交流
北京汽车博物馆秉承“学术立馆”理念,构建汽博馆学术研究体系,形成特色研究吸引力,为博物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赋能。学术研究内容特色化,一方面依托馆藏资源,深入挖掘其内涵价值,聚焦汽车文化、汽车科普、展览展示、文创开发等方向深化研究;另一方面以标准化为抓手,深化博物馆体制机制、党建品牌等方向研究。本馆学术交流多元化,创办了《汽车文化研究》学术集刊,搭建汽车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交流平台,同时聚焦核心业务方向,开展多元化学术交流与文化活动,不断提升业务活动的学术含量。
第八部分 参观服务
北京汽车博物馆为观众提供电话咨询服务、现场咨询服务、失物招领服务、物品借用服务、讲解服务、特殊人群关爱服务、母婴关爱服务、紧急医疗帮助服务、投诉处理服务、现场秩序引导与维护服务、体验设备操作指导服务等。
撰文/郭花芬
摄影/杜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