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⑥鼓楼路口变形记:网红打卡地大变样 拍照通行皆从容
2024-10-25 18:1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蓝图。西城区鲜明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2-1-1-5-2”框架体系,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破解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即日起,区融媒体中心在“北京西城”微信公众号开设“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栏目,今日刊发第6篇,展现西城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全力营造全区上下谋改革、抓改革、促改革的良好氛围,展现以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行稳致远的新作为、新气象。

近期是旅游高峰期,记者来到鼓楼路口进行实地探访。

“这路口我以前来旅游的时候人车都在一起走,现在完全分开了,感觉很安全。”“我是住在这附近的居民,之前有好多游客在这里打卡,容易造成拥堵,路口改造以后,既给游客拍照提供空间,又不影响我们日常生活,还有交警指挥交通,感觉生活更有保障了。”过往游客和居民纷纷对记者说。

▲改造前

据了解,鼓楼路口位于北中轴线上,处于东城区与西城区交界点,改造前路口为Y字形,南侧为地安门外大街,路段机动车道为“1上1下”双向行驶交通组织形式,两侧设有非机动车道。东侧为鼓楼东大街,机动车道为“1上1下”设置,西侧为鼓楼西大街,旧鼓楼大街南口至鼓楼路口段机动车道为“2上2下”设置,路口三个方向均施划过街人行横道,配套行人过街信号灯,路口北侧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

鼓楼路口交通组织优化改造于今年7月开始实施,8月改造完成,通过对人行横道、护栏设置、配套设施等的同步改造,以实现对地区交通秩序环境的有效提升,行人过街更加安全规范,机动车通行更加畅通有序。

“鼓楼路口临近什刹海、南锣鼓巷等景区景点,日常车流、人流集中,且作为北京地标打卡地,每天吸引大量游客打卡拍照,特别是周末、节假日期间,大量游客在路口聚集,部分游客占用行车道拍照,影响道路交通秩序,导致区域交通拥堵。”西城交通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鼓楼路口周边道路基础条件和交通运行情况,公安交管部门重点从减少人员聚集、防范人车混行、拓宽行人通行空间等方面进行了交通优化措施。

调整人行横道

▲改造后

减少路口人流聚集,取消路口东侧人行横道,引导行人通行东侧80米的鼓楼东大街人行横道;将路口西侧人行横道向西移动30米,加宽施划为上下行设置,同步后移停止线和导向车道线;加宽路口南侧人行横道,调整为上下行设置。通过取消、移动、加宽人行横道,有效防止大人流对冲,解决路口人员聚集问题。

完善护栏设置

防止行人进入车道。将鼓楼路口至鼓楼东大街草场胡同口路段、鼓楼路口至西侧人行横道路段两侧设置470米隔离高护栏,并对护栏进行生根加固,防止挪移,有效解决行人进入车道人车混行问题。

挪移配套设施

▲改造后

减少行人通行干扰。结合路口改造和人行横道调整,对影响行人通行的信号灯机箱、杆具、变电箱、垃圾桶等城市家具设施进行挪移改造,减少对行人通行于扰。

推动道路改造

▲改造后

增加行人通行空间。对鼓楼路口实施道路工程改造,取消鼓楼路口北侧安全岛,加宽人行步道宽度由2米增至6—8米,同时完善非机动车彩铺,并增加1条右转车道,提前分流东向西车辆,减少车辆排队,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您好,烦请您转身从斑马线过马路。”“非机动车道车多危险,咱们行人请到前方便道上方行走。”“您好,请到对面行驶,不要逆行。”值得一提的是,在鼓楼路口,特别安排了一支女警队伍在此地指挥交通,温柔但不失管理力度。“鼓楼地段在旅游高峰时段游客流量较大,我们会用更有温度的语言时刻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展示热情规范有力的首都交警良好形象。”西四交通大队鼓楼路口岗女警巩文睿对记者说,结合鼓楼地区交通规律特点,全天三班倒,工作日从早七点到晚七点,周六日从早九点到晚九点,风雨无阻,遇有国庆黄金周假期等高峰日,还要再延长上勤时间,加派执勤力量。

道路改造后,行人与车辆的彻底分开,既保证了过路行人的安全,又能让每位游客朋友都有更多的空间在中轴线上的鼓楼打卡拍照,将美好回忆定格在手机里,存留在回忆中。

文字:西城交通支队 岳莹


作者:

北京西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