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艺是时代精神的灯塔,照亮着民族前行的道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挖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中蕴含的“精神宝矿”,深入阐释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文艺根本立场,香山革命纪念馆推出《1949年文艺大事漫谈记》专题,以“画册图报+文字品读”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展现1949年前后,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文艺工作者如何以笔为枪,记录时代风云变幻,创作激励人心的文艺作品。本期为您带来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领导文艺工作开创新纪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意识到文艺工作与开展革命的重要关系,把马克思主义文艺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通过各种刊物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方式去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纲领、方针、政策,以启发民众觉悟,推动工农群众运动。
▲图为文学研究会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举行成立会时的合影。
1921年1月4日,郑振铎、茅盾、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了我国新文学运动的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
1919年至1925年,国内革命形势发展迅速,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刊物先后创刊,《向导》更是被颂为黑夜沉沉的中国的“一缕曙光”。
▲1922年9月13日,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创刊,蔡和森任主编。在《向导》影响下,很多进步青年接受革命洗礼,走上革命道路。
▲上海总工会《工人画报》(1923年)。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通过的《宣传问题决议案》提出,发展我们党的机关报,使他们通俗化。编辑通俗的小册子歌曲等,翻译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是文字上的宣传和鼓动的根本职任。
加之,1925年爆发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大大激发了人民大众的爱国热情。彼时,文艺界不少人从伤感沉闷的情绪中振奋起来,勇敢地投入了这场伟大的全国性的爱国反帝运动。他们办报纸、出刊物,积极地进行反帝爱国宣传,漫画在这场斗争中被当成武器,发挥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中国青年》上刊出纪念性的漫画《他们的血不是枉流了的呵》,“五卅烈士墓”旁伸出了象征中国人民力量的巨大拳头,表明帝国主义的屠杀只能激起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更大的反帝怒潮。
▲《他们的血不是枉流了的呵》(1926)佚名。
五卅运动对大革命高潮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关于漫画在当时的具体任务,美术家黄文农认为:“‘打倒帝国主义’是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觉悟呼声,讽刺画家应认清这个大题目,而努力做去。”热情的画家们都投身到革命军的队伍中,参加实际的战斗生活,直接发挥绘画配合作战的效能。
1926年,毛泽东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还专门请黄焯华教学员们“革命画”,得以掌握美术这一宣传武器。同年8月,黄焯华在《犁头周报》上发表《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我们的将来》漫画作品。这套漫画受到各地农民协会的重视和农民群众的欢迎。
▲漫画《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我们的将来》(1926)黄焯华。
大革命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翻天覆地的狂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使民主革命思想在全国范围内空前传播,促进了中国广大民众的觉醒。大革命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为后来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下一期小编将为您带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这一革命风暴中,党领导创建文艺组织的故事。
来源:香山革命纪念馆
制作:香山革命纪念馆网络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中国漫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