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京市向和田捐赠的新一批165 辆新能源公交车正式投入使用。而12年前,北京市捐赠和田的60辆公交车,在完成客运使命后,光荣“退役”。作为“功勋车”,其中一辆已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的打造下,变身移动文创馆,成为移动文化阵地,继续为和田市民服务。
在和田市团城景区路边停放的移动文创馆。
10月27日,在和田市团城景区,由一辆“退役”公交车改造而成的文创馆备受市民和游客关注。
“没想到我乘坐了12年的公交车变成了这么时尚的文创馆,这在和田还是头一次见,创意满满。”今年24岁的和田市民艾丽皮热·安外尔告诉记者,“小时候乘坐公交车上下学,现在这辆公交车换了一种方式陪伴我,很开心。以后,它还能陪伴我的孩子,我想这也是一种传承。”
市民在公交文创馆里选购文创产品。
2012年,为满足和田群众的出行需求,北京市向和田地区捐赠了60辆公交车。12年来,它们穿梭在和田的大街小巷,实现运营“零路障”,客运总量达1.02亿人次,累计运行里程超过227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68圈。如今,随着新一批165辆新能源公交车正式投入使用,它们已陆续“退役”。
为了让这批“功勋车”实现“退役不褪色”,和田市从中选取了一辆“退役”公交车进行试点改造,实现再利用。目前,这辆车作为移动文创馆,摆放在和田团城。
市民在公交文创馆里认真阅读。
走进改造后的公交车,座椅、发动机等已全部被拆除,不足30平方米的车厢内摆满了书籍以及和田文创产品,后部安装了休闲桌椅,可供游客休憩、读书。
“车里环境很好,布置得也很温馨。只要一有时间,我会约上朋友来这儿看看书。”和田市民蔡春艳说,这里成了学习休闲好去处。
公交文创馆里摆放的文创产品。
“这辆‘功勋车’摆放在团城,不仅是一个文创馆,更是一个移动的文化阵地,我们希望把整个团城的文创乃至和田市和全地区的文创在这里一一展示,让通行车的文化IP再次植入到我们的团城景区。”和田玉都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佳佳介绍说。
据了解,公交文创馆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后,其余59辆公交车将根据需求,被改造成移动文化阵地、户外工作者服务驿站、移动售货车等,投放到和田市各乡镇,继续为广大群众服务。
记者 李江江 姜亚文 阿卜杜合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