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举办首届中小学“通优课”展示交流会
2024-10-31 17:1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课堂是教师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10月30日,北京市通州区教委、区教师研修中心举办首届中小学“通优课”展示交流会,集中展示区域在完善课堂教学机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实践和成果,市区专家干部教师共话高效课堂。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院长孙翠松介绍,“通优课”是通州区推动课堂改革的新举措,是探索教研范式的新场域,是教育研修的新品牌。按照《通州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研修中心聚焦教师队伍发展,依托“全域教研”机制,打通课改“最后一公里”,推出“通优课”课堂教学展评活动。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通优课”活动自2023年5月份启动,本着全员覆盖、全学科组织的原则,区域、片区、学校三级联动,通过以评促展、以展促改、以评促建,实现课堂有效教学,从“改课”走向“课改”,引导教师上好每一堂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年多以来,活动历经校-片-区展评三个阶段,最终评选一等奖26名、二等奖63名、三等奖235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中山街小学等18所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会上,与会领导为一等奖获得者和优秀组织奖代表颁奖。

如何让课堂更加优质高效?区级教研员深入参与到一线教师的课堂研磨中。“我们关注每一个细节,记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老师们一起分析教学任务设计是否合理、问题追问是否到位、学生学习是否有效?”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小学部主任林蕊馨介绍,区域层面牵头制定了“六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各学校的校本教研提供了依据,使课堂教学研磨的方向更加明确、实施路径更加科学。

活动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也深化和提升了学校的教学主张。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打造“人通·心通”高效课堂,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初中段实施“明理课堂”、小学段提出“引学致通,优长发展”的学校教学主张,中山街小学践行“问启智行”深度学习样态,通州区芙蓉小学推行“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的融通课堂……当天活动分为八个分会场,相关中小学介绍了学校的典型经验,进行了课例分享,与会人员结合“通优课”理念与学校实践展开深入交流。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副主任王建平认为,“通优课”展评活动是以教科研体系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充分体现了融合创新、系统设计、标准导向三大特点,实现了教研与科研、教育理念与课堂行为的融合,全面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通州区教委主任刘中阁表示,“通优课”是推动副中心教育扩优强校的重要举措和生动实践,下一步,通州区将以构建高质量研修体系为依托,以“通优课”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统筹教研、科研与培训的力量,推动学校治理、校本教研、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和扎实落地,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本报记者张娜)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