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县:英艾日克乡沙漠“掘金” 走出“绿富同兴”路
2024-11-05 15:0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和田地区融媒讯(记者 古丽阿亚提 阿卜力克木)“以前,一刮起风来,漫天的沙子,眼睛都睁不开,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揪心……”回忆以前,和田县英艾日克乡英艾日克村村民麦提喀斯木·伊敏心里一阵酸楚。

麦提喀斯木所在的英艾日克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沙尘暴曾是这里村民生活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不仅影响着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防沙治沙迫在眉睫,这既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和田县英艾日克乡红柳、大芸种植基地。记者 阿卜力克木摄

面对严峻的治沙形势,英艾日克乡坚定围绕“绿富同兴、生态富民”工作思路,采取“政策引导+村民参与”模式,鼓励群众投身红柳、大芸等沙产业,做生活环境的守护者。

“刚开始的时候,心里还直犯嘀咕,不知道这事靠不靠谱。”麦提喀斯木回忆道,“干部们一趟趟来家里给咱讲政策,说在用水用电用地方面都有资金、优惠政策支持,还把国有未利用沙地承包给了我们,这下心里的石头才慢慢落了地。”

为了稳步推进沙产业的发展,英艾日克乡不仅将辖区内国有未利用沙地合理承包给有治理意愿的群众,还申请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为沙产业发展筑牢了根基。英艾日克乡红柳、大芸种植面积也实现了从最初的200亩到如今2.22万亩的惊人跨越,涉及农户达399户,助力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村民正在采挖大芸。记者 阿卜力克木摄

麦提喀斯木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几年来,通过入股当地红柳大芸种植合作社,麦提喀斯木家收入提高了不少。“看着地里的红柳和大芸一点点长大,环境一天天好转,心里别提多踏实了。”麦提喀斯木边采挖大芸边说,今年收入多了两成。

大芸作为中药材,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据了解,2023年,英艾日克乡接种大芸1.56万亩,亩均产量260公斤,收入2600元,为农户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益。

“瞧这大芸,长得多好。现在家里的收入越来越高了,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喽!” 麦提喀斯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除此之外,种植红柳有效“锁”住了沙子、阻挡了风沙,让当地生态环境大为改观。“现在刮风的时候,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沙土飞扬,这环境好了,咱住着也舒心。”和麦提喀斯木一起采挖大芸的买买提明接过话来,“沙漠变金山,往后的好日子还多着哩!”

村民手里拿着刚挖出的大芸,眼中满是收获的喜悦。记者 阿卜力克木摄

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经济产业的协同发展,让英艾日克乡实现了从曾经沙尘漫天到如今的沙漠增绿、产业发展、集体增收、村民受益的华丽蝶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沙产业发展之路,为其他乡镇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沙产业的技术投入,邀请更多专家为农户提供种植、养护方面的专业指导,持续扩大治沙面积,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英艾日克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阿不力克木・亚力坤表示,将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采取科技治沙模式,将“治”沙与“用”沙相结合,让治沙产业链走得更长、更远,绿富同兴,实现生态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让天更蓝、地更绿,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作者:

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