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为期3天的北京“京作”硬木家具与和田阿依旺建筑技艺非遗展,在和田地区文化馆举行,吸引了众多非遗传承人和民间工艺手艺人前来参观。
此次非遗展,充分展示了北京“京作”硬木家具与和田阿依旺建筑技艺,旨在通过深入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刘更生正在为本地非遗传承人和民间工艺手艺人讲解本次展出的中堂家具微缩模型的结构等。记者 古丽阿亚提摄
北京“京作”硬木家具是中国古代传统家具的杰出代表,龙顺成作为“京作”硬木家具的领军品牌,其历史可追溯至清同治初年。选材上,龙顺成木器只用优质硬木且确保质量与来源合法合规。制作工艺精细严谨,涵盖干燥、开料、榫卯制作、雕刻装饰、打磨上漆等环节,标准严格。多年来,龙顺成既提供大量精美家具精品,又培育众多技艺高超的非遗传承人。
本次展出的龙顺成木器——中堂家具微缩模型。记者 古丽阿亚提摄
展出中,国家非遗项目龙顺成“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刘更生与和田地区的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为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融发展建言献策。
“通过交流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刘更生说,这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碰撞与融合,更是两地文化的交流与共鸣。通过工艺的融合,为非遗的传承和研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共同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和创新性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活动中,非遗传承人和民间工艺手艺人正在亲自体验鲁班锁。记者 古丽阿亚提摄
同时,和田地区的阿依旺建筑也以其独特的技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阿依旺赛来民居是和田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这种民居建筑以房顶中间凸出的方形建筑“阿依旺”为特色,含有明亮、透风之意,而“赛来”则是指建筑中的客厅或招待客人的地方。阿依旺赛来民居在建筑装饰上多采用虚实对比、重点装缀的手法,廊檐彩画、拼花砖、木雕以及窗棂花饰等细节之处无不展现出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出的阿以旺建筑模型。记者 古丽阿亚提摄
展览现场,和田本地民间工艺手艺人阿卜杜萨拉木·艾合麦提尼亚孜对“京作”硬木家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京作’硬木家具的榫卯结构真是巧夺天工,让我深受启发。”他赞叹道,“这种技艺真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今后,我也要将这种技艺融入我的作品中,为和田手工艺增添新的光彩。”
此次北京“京作”硬木家具与和田阿依旺建筑技艺非遗展的举办,不仅为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动中,非遗传承人带来的木质花瓶。记者 古丽阿亚提摄
“此次展览是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携手共进的良好开端。后续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深入了解非遗。同时也会鼓励本地手工艺人汲取‘京作’家具等技艺精华,推动和田非遗不断创新发展。”和田地区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化杰说。
记者 古丽阿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