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牵头的“大中小一体化数字美育双反哺教学实践共同体”项目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2024-11-12 08:5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由首都师范大学牵头的“大中小一体化数字美育双反哺教学实践共同体”项目,顺利通过项目答辩、专家审核,并获评优秀。

该项目自2022年,由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中心主任王海燕牵头,联合校内外多部门申报并获批以来,协同平谷区教委、房山区教委、什邡市教育局、兴安盟扎赉特旗教育局、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学校、首都师范大学横琴子期实验中学、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十一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北京双优云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成员单位围绕智慧美育教学,基于“双优云桥”智慧教育平台,打造出“大中小一体化数字美育双反哺教学实践共同体智慧平台”,开发了一批涵盖音乐、美术、舞蹈等多个系列的跨校云课程。从2022年至今,北京、广东、浙江、内蒙古等地的中小学校学生累计课程学习达36万余人次,受到了参与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及家长的积极反馈并获得热赞。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针对基础教育阶段书法教育教学师资匮乏等问题,利用“双优云桥·首师优字”零基础识写课堂,发挥AI赋能作用,帮助零基础教师课前、课中、课后常态化应用并能轻松上好一堂“规范汉字书写活动课”,使平谷、什邡等地万余名师生受益。此外,还开展了“中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研讨会”“学校合唱美育系列研修——中俄合唱专家走进天通苑学校”“2024年新年音乐会暨手拉手学校美育共同体合唱艺术展”“首届京津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题课例展示活动”等,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形成了教师优秀课例230份、学生优质作品3000余件,梳理出了《平谷区教委:打造数智书写育人新模式,助力师生共同提升》《四川什邡: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助力农村学校美育特色发展》《首都师大回龙观育新学校:美育融合赋能成长 立德树人培育栋梁》《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打造学校美育特色 涂抹学生生命底色》《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五小学:吹塑版画带来别样的印痕美》等典型案例,为学校美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范式和经验。

接下来,首都师范大学将继续联合共同体成员单位,聚焦“人工智能+美育”,持续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美育教与学的模式与路径,不断深化成果推广,持续扩大成果覆盖面、受益面,为中小学美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首师”力量。

(来源:出版社、教师教育中心、对外合作办公室;作者:易畅;值班编辑:王闻彬、杨晓菲、杨鸣;责任编辑:陈巍文)


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