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联合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推动大学与中学联合教研,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更好衔接;倡导联合共建创新实验室、科普站、人才培育班,探索大学、中学双导师制,进行因材施教”等文件精神,2024年11月12日,在丰台区青少年创新学院及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委会促成下,丰台教委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航空航天后备人才大中衔接贯通培养及实验班建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北航招生办公室刘睿主任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综合实力,包括建校历史、学科发展、师资队伍、科研成果及学生就业等情况。并重点介绍北航本科招生情况及大中贯通衔接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中衔接贯通培养工作一直在持续推进。重点包括加强大学教授与中学生的交流互动,包括科普讲座、中学生走进高校实践活动参与;同时构建大学先修课程体系,推动中学生参与到学校主办的科技创新大赛,支持中学实验室建设、英才班、航空航天特色班、陆士嘉实验班建设等。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赵崇海秘书长围绕协会科技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开展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分享交流,并表示愿意整合协会系统资源赋能大中衔接贯通工作,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
中国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技教育专委会马丽丽副秘书长详细汇报了北航“陆士嘉”实验班的建设情况,“陆士嘉”实验班以中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陆士嘉先生命名的中学实验班, 蕴含着以先辈大师为楷模,育创新人才之意。实验班在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下,探索航空航天拔尖创新人才大中衔接贯通培养的有效机制,为实现航空航天“大、中”人才培养有效衔接的贯通式培养模式提供有效的发展策略,目前并已在全国8所学校落地实施。
丰台区教委杨晓辉主任对北京市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丰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他指出,近两年丰台区高中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新开办了8所高中。丰台作为首都中心城区,教育将呈现快速发展,释放更多教育活力,希望借助高校资源,助力丰台教育大中衔接贯通培养。
丰台区青少年创新学院院长孙震分享了丰台区在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培养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包括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广泛挖掘资源构建人才培养场域、开辟新赛道延伸创新人才培养网络等多方面措施加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机制、场域及网络建设也为未来丰台区整体与北航开展航空航天后备人才大中衔接贯通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后与会领导对创新人才培养和大中衔接贯通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此次交流活动加强了丰台区基础教育、高校及科协之间的联系,也为未来的大中衔接贯通培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下一步丰台区将与北航共同推进实际工作的开展,构建稳固的交流平台,在实践中共同探索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通过陆士嘉实验班建设等多种途径,选拔和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远大理想和空天报国志向的航空航天后备人才。
交流会结束后,与会领导共同参观了北航智能微纳公共创新中心,了解了微纳中心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以及中心在开展“大中衔接”教育教学、实验室建设及研学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
(来源:丰台区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