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街永善一家人!一家人!志愿服务聚合力!献爱心!社区治理我们管,文明劝导不嫌烦,我们崇德向善,让幸福和谐永驻社区……”走近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街道的“永善·家”,便有阵阵悠扬的歌声传来,这是已经从居民楼门传唱到了人民大会堂的《劝导队之歌》。这首由居民自编的曲子,和“永善·家”墙面上整齐悬挂着的各类制度展示交相辉映,让人置身于此,既能感受到社区大家庭邻里关爱的温馨氛围,又能察觉到这里规范有序的管理所带来的安心与和谐。
近日,涵盖社区居民议事、各类文体活动功能的永善·家建成运行期间,收获了居民的广泛好评,于是笔者进行走访体验。作为劝导队之家,现场展示了与朝阳群众、海淀网友、西城大妈并称“京城四大神秘组织”的丰台劝导队的各类机制与活动流程,大厅中央的“时光轴”和展台陈列的相关历史展品充满岁月留下的痕迹,无不让人动容。
劝导队历史:肇始奥运,演绎发展华章
提起丰台劝导队的起源,永善社区书记陈莉娜介绍道:“永善市民劝导队诞生于2007年那个奥运决战之年,最初它是以党员为骨干,吸引了热心居民及辖区单位等广泛参与的一支队伍。那时,队伍规模尚小,主要承担着协助城管、交通等执法部门开展工作的任务,对乱摆摊点、店外经营、违章停车等行为进行善意的提醒和规劝,就像社区秩序的守护者,默默发挥着作用。犹记得2007年,劝导队员们在面对商贩老李占道经营的情况时,并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通过耐心劝导,成功让老李认识到占道经营的不妥之处。不仅如此,街道办事处、城管分队等还紧跟着为老李在正阳农贸市场协商了一个摊位,实现了疏堵结合,既维护了市场秩序,又体现了对商贩的人文关怀,这一举措也成了劝导队早期工作的一个暖心范例。”
谈起永善劝导队的发展历程,陈莉娜感叹道:“随着岁月的流转,永善劝导队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期间,永善社区劝导队更是大放异彩。他们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协助维持良好的奥运秩序,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了全国社区层面唯一一个“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的殊荣,这一荣誉无疑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高度认可。
此后无论是面对疫情防控、重大活动维稳保障等各类急难险重任务的挑战,或是垃圾分类、创城创卫、周末清洁日等各项社区公益工作,永善劝导队始终冲在前面,积极参与其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新时代启新程:机制创新与使命担当的交响
近年来,在劝导队核心小组成员的共同商讨下,永善市民劝导队正式更名为永善新时代劝导队。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服务内容与理念的一次全面升级。队伍按照自治方向细分为矛盾调解、议事协商、扶老助残、文明养犬、垃圾分类、安全隐患排查、青少年成长等多个功能小组。
据了解,在融入基层治理的过程中,永善劝导队不断完善机制,从最初较为单一的组织架构逐步发展成为如今拥有明确分工、规范培训体系、完善考核机制的志愿服务队伍。劝导队的功能自治内容不断丰富,服务触角也延伸到了社区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在制度体系建设上,丰台街道永善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35发现—报告—响应机制”和“六步走议事协商机制”。
治理故事之一:“3毛钱”解决停车难
谈到机制创新带来的治理成效,小区业委会也现场介绍了“3毛钱解决停车难”的成功经验。“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业委会参与了多项社区自治工作。小区停车难问题,曾经长期困扰着居民,也由此引发了业委会和物业之间不少的矛盾与纠葛……”业委会主任杨玉星介绍道,“为了让小区居民回家后可以有停车位,业委会运用六步走议事协商机制,对小区地面停车收费进行改革。以前地面停车都是每小时1元,所以外来车辆停的也很多。通过业委会成员测算后,变更为小区居民停车每小时3毛,外来车辆每小时6元,这样的做法使外来车辆减少了,让小区居民回家时有车位了。我们细数地面停车位,发现永善里3、4号楼之间车位如果把停车方向由横着停放变为斜着停放,就能够增加车位,可以杜绝占用消防通道的情况,也可以解决开车前联系居民挪车的困扰。通过充分测量及开会商讨,重新施划了车位,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增加了10个停车位。看到居民们竖起的大拇指,我们感觉一切的辛苦都值了。”
治理故事之二:每家美户亮丽楼门
除了解决停车难问题,治理成效的又一体现便是社区开展的“每家美户 亮丽楼门”行动,为老旧小区公共区域环境治理注入强大动力。在社区党委的牵头下,构建起“居民、物业、社区”三方共担的模式,居民出钱、物业出力、社区党委出涂料,解决楼门内外各种粘贴式和喷漆式小广告。在行动过程中,居民们积极响应,自觉遵守好邻居承诺,齐心协力向着亮丽楼门的目标迈进。陈莉娜介绍:“在行动伊始,社区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定位旧楼门的问题所在。通过积极与物业沟通,整合资源,明确了粉刷清洁的具体方案。同时,社区重视居民参与的核心价值,运用民主协商的工作方法,召集居民代表共同商讨行动计划。这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更让方案贴合民意。在实施过程中,以楼门为单位,建立居民互助小组,促进邻里间的协作。这种自下而上的组织形式,激发了居民的积极性,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楼门改造的参与者和守护者。这一过程中,物业凭借其专业的设施维护经验,为楼门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从涂料的选择到清洁工具的配备,都确保了行动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尤为关键的是,此次行动引入了长效管理机制。在完成粉刷清洁后,社区引导居民共同制定“好邻居承诺”,这是基于居民自治的行为准则。通过社区引导、物业监督、居民自觉遵守的多元共治模式,将维护楼门环境纳入社区日常治理范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闭环。”
治理故事之三:金牌调解化解邻里纠纷
治理成效还体现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通过培养邻里专业调解员队伍,推动社区矛盾化解在“第一线”。永善新时代劝导队在社区解决纠纷的过程中担起了“公平秤”的角色,免费提供法律援助,进行纠纷劝解。劝导队副队长刘爱玲退休后在社区设立了调解工作室,被居民称为“调解状元”。邻里间因漏水、隔音等造成的矛盾,甚至是亲人间的各类问题纠纷,她都主动去帮忙劝导调解,提供法律咨询,顺利解决邻里矛盾。秉承“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理念,刘爱玲参加了各类纠纷的调解累计5000余件,接待来电来访6000人次,追回欠款978450元,2023年被评为“丰台好人”。“劝导队员用法、理、情综合去解决矛盾,最重要还是要用心去做劝导调解工作,在老百姓遇到困惑的时候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这才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劝导调解是解决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要把实实在在做好事,为百姓解决难事、烦心事当作最大的心愿!”刘爱玲说道。刘爱玲处理过许多棘手的纠纷。一次,九旬老人吴奶奶因赡养纠纷被女儿留在居委会,联系其子女,却遭推脱。刘爱玲便从孙辈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子女们来到居委会,考虑到老人身体,先让大儿子将老人接回,并约定次日协商。此后,刘爱玲从情、理、法角度劝解,最终三人认识到问题,共同出资送老人去养老院且定期看望。 还有一次,因楼层隔音差,章大爷家噪声影响楼下刘大哥。多年来,两家矛盾不断升级。刘爱玲接到调解任务后,细心发现了章大爷家有噪声的罪魁祸首——旧椅子腿,于是她亲手帮章大爷编织了椅腿套,解决了噪声问题。同时告诫刘大哥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最终,刘大哥向章大爷赔礼道歉,两家重归于好。刘爱玲的辛勤付出,不仅有效地化解了社区内的诸多矛盾,提升了社区居民对劝导队工作的认可度,更是带动了更多的居民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在社区里形成了一股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永善劝导队的成功经验,在丰台街道大力推广,如今已培塑发扬成为“丰街·永善”精神,“一核多元,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进一步深化了“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工作理念,以柔性治理激活社区治理效能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了解、认同并积极参与到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在“丰街·永善”品牌的有力带动下,丰台街道基层治理工作吸引了众多不同类型的治理主体纷纷参与其中,包括物业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志愿者等。这些治理主体之间相互协作、资源共享,逐渐形成了一个组织多元、功能齐全的志愿服务共同体。
来源 丰台时报
记者 林瑶 通讯员 蔡旖旎
摄影 赵自谦
编辑 林瑶 实习编辑 高帆
审核 肖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