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硕/摄
11月22日,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及中法文化旅游年,一场别开生面的中英法多语种、多媒体皮影戏《贝熙业在西山》在上庄镇的京西皮影非遗文化园精彩亮相。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法语学院的学生和龙在天皮影剧院的演员们共同演绎了《贝熙业在西山》多语种版。
该剧通过皮影艺术的独特形式,生动再现了“驼峰航线”的国际友人贝熙业,在海淀西山英勇无私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救治八路军伤员的真实故事。活动现场,一幅由民间皮影艺术家手工雕刻的10米牛皮长卷《贝熙业在西山》展出,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赏。同时,主题文创皮影艺术品“点亮西山”系列《西山雕楼》《贝大夫桥》的样品设计也首次发布亮相,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于佩丽表示,海淀创新传播方式,发挥非遗优势,旨在通过多语种、多媒体的艺术化呈现,纪念贝熙业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同时加深中法两国民间友谊,促进人文交流和文明对话。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勇赞扬贝熙业为中国人民抗战事业做出的突出历史贡献。他强调,此次皮影戏的配音工作采用了法语和英语,旨在呼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弘扬。
“京西皮影”传承人王熙表示,海淀区是贝熙业故事的发生地,也是中法文化民间交流的承载地。他们创新了皮影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从民间视角讲述国际友人的故事。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皮影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林中华表示,这是我国民间皮影艺术家对中法人文交流和世界文明对话的新贡献,是人类文化互融的新亮点。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谱写中法两国民间交流的新篇章。
此次首演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中法实验学校、海淀区委老干部局等单位的200余名观众参加,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记者 肖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