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优秀党组织书记校长高级研修班走进平谷 共研家校社共育
2024-11-28 12:1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11月26日,第126期、127期全国小学优秀党组织书记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全体学员走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共同探讨家校社共育,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山东省临沂市双月湖小学的校长在主题论坛上进行了交流分享。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2022年3月,梅红兵校长上任后,针对家校关系紧张的现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在论坛上表示,通过分年级家长会、全员家访培训、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学校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提升了家长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同时,学校还成立了各级家委会,为家长提供了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的平台。初步进行教联体建设,联责任、联空间、联资源。此外,学校注重提升家校合作共识,引导家长了解现代教育理念,明确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并理解家校共育价值。“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家校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明显提升,学校办学初步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梅红兵说。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长林娜在论坛上分享了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遇到的三大矛盾。她指出,家庭社会教育工作需要专业性,但很多家长和社会工作者是非专业的;社会资源虽然丰富,但使用率不高;家校社的主体责任边界不明确,家长常常越界干涉教育工作。这些问题都是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山东省临沂市双月湖小学则通过打造家教微视频的方式,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家长力量。该校校长杨廷华介绍,他们制作的微视频简单易懂,深受家长喜爱。这些微视频不仅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教育理念和方法,还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在点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家庭、学校和社会应携手共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他强调,要从“同方向、同合力、同理念”三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力度。

参与此次活动的研修班学员表示,“此次活动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也为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家校社共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本报记者 韩冲 通讯员 王小银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