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一名志愿者!”
这是大一刚入学时她的愿望
她加入“力行践悟”志愿服务团
开始了与志愿服务一路相伴的四年时光
在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下
她在获得2025届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后
坚定地选择放弃学保
决心奔赴广西都安
成为一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她就是赵雨柔
人物介绍
赵雨柔,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任“力行践悟”志愿团副团长,志愿服务时长450.5小时。第十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三等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学校“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校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团员等。
牢记初心,深耕志愿
志愿服务,“光盘缘起”。“光盘行动”志愿服务是赵雨柔组织并完成的第一个志愿服务项目,那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在学院内组建的志愿小队在用餐时间内守好收餐区第一站,提醒师生,避免浪费。那时,她每天在午晚饭时间穿梭于各个食堂,关注志愿者到岗、轮换情况,监督志愿服务落实情况,同时做好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管理者的工作。
团队历练,志愿实践。赵雨柔在“力行践悟”志愿服务团工作三年时间,累计组织、带队、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近50项,她关注青少年教育、敬老慰劳、社区服务、科技服务、医院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志愿服务事业,并做好志愿服务工作落实,积累相关经验,以更加专业的志愿服务知识去迎接新的工作。
任职期间,团队被评为“2021年海淀区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中国宋庆龄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带领团队成员申报入选“2022年全国科技示范团队”,同时,被评为“校级优秀志愿服务团队”。
医疗情怀,延续关爱。在周末常常她会去医院做志愿,小时候在医院陪家长值班的经历使得她对医院有着自然而然的熟悉感,在学院路读书的时候,她会坐地铁、公交晃晃悠悠2个小时到北京小汤山医院去做导诊台志愿者,她经常和室友讲,“一去到小汤山医院仿佛回了家”。
在医院的一层大厅,她会热心地帮患者指路、测量血压、取CT胶片、预约医院的摆渡车......她觉得很多人到医院去是茫然无措,是最需要人关心帮助的时候,遇到医护人员忙碌的情况时,这里是最缺志愿者的,而且是熟练的志愿者。
携手社区,志愿情谊。在“首都最美志愿者”、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项丽娜老师的指导下,赵雨柔与北京768厂社区的工作者和居民结下了很深的志愿情谊。社区的文化墙、“垃圾分类”主题图样的井盖、“迎冬奥”主题图样的楼门都有她的痕迹,与社区老师们前期沟通物料、招募志愿者、带队前往社区。
在夏天的午后,她带领着志愿者们按照设计图样在社区墙面上粉刷,路过的居民拍照、录像上传网络,小朋友们纷纷上手,经过三天的努力,文化墙终于绘制完成,这面墙已经陪伴了社区居民3年。
党员专访,红色传承。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她作为志愿者采访了两位社区里的老党员同志,倾听着老同志的回忆录,过往的奋斗历程仿佛历历在目,老一辈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她,这是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学习成长的过程。志愿服务工作已经融入了她的生活,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丽中国,支教起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雨柔在“美丽中国”的官网上检索到“梦想导师”项目,通过线上报名加入了该项目,为云南蹇街完小的学生提供线上课程。通过电子屏幕她看到孩子们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她在屏幕的这一头讲课,孩子们在那一头热情地回应着,但是声音传过来不够清楚。当时的她在想,“线上的方式不够好,应该要到那里去,现场给孩子们上课”。
这仿佛是一扇通往支教路上的门,在暑假,赵雨柔参与了北京市团委组织的“红领巾成长营地”项目,以一名美育志愿者教师的身份在现场为孩子们讲授美育课程,涉及历史文化、音乐、美术绘画、手工等方面,这一过程中使得支教老师的形象更加明晰,也逐渐增强了她想要成为一名支教老师的信念。
在讲课时她注意到自己的教学相关知识有所欠缺,于是查找资料、学习、观摩教师公开课堂,学习教学教育方法,逐渐掌握教学方面相关知识。她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系统地学习教师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教师基本能力等知识,一遍遍模拟练习教资面试场景,最终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知识夯建,助力支教
赵雨柔认为,要做好每一件事情的经办人。大学期间,除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以外,她对待学业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用心做好课程设计、学好专业课,夯实基础,培养自己的建筑素养。她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把课程作品与竞赛融合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建筑学专业的培养使得她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为未来的支教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正是综合她的成绩和在校优异表现,成功获得学保资格。在面临选择时,她也短暂迟疑过,毕竟选择了学保就有机会进入“985”院校读研。辅导员艾博老师跟她说,“学保和支教都是最好的选择,那就听从你的内心,追寻热爱去吧”。最终,她还是选择从初心出发,光荣地成为一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一路走来,在学校的时光里她遇到全心全意培养学生、愿做托举学生成长的老师们,她很感激学校、学院给予的锻炼机会和广阔平台,无论是理论扎实的专业课程,还是实践导向的志愿服务,每一段经历都帮助她更好地成长起来。
2025年7月,她将赴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支教一年。在参加支教团面试时她曾表达:“支教,用一年去做件会影响一生的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年的时间很短,但是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送去梦想,为当地的师资力量注入新血液。”她也会把这份矿大师生情谊传递到广西都安,做全心全意培养学生的好老师。
从建筑学子到志愿团负责人
从矿大志愿者到成为支教人
把小我融入大我
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传递矿大精神
用实际行动诠释
青年党员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她坚信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
就永远不会熄灭
来 源/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图 片/张一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