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4-12-02 14:4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11月30日,以“智能引领 育见未来”为主题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四中房山分校成功举办。会议由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房山区教育委员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及慕华成志未来教育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璀璨交汇,探索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房山区政府副区长郑海涛、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宪志、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凤昌、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为大会致辞。

房山区教委主任郭冬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倪玉平共同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未来学校实验室”揭牌。北京四中房山分校将在未来学校实验室和慕华成志未来教育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在清华学术和慕华科技赋能下的教育创新。北京四中房山分校正式加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未来学校研究共同体”,与全国合作学校共创美好教育。

随后,郭冬红及倪玉平在发言中期待双方能够在未来学校建设、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优化利用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探索,共同为培养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政策对话、案例交流、信息分享,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区域优势,促进教育包容性发展,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携手并进,进行了北京市房山区与深圳市南山区的教育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共同探索未来学校建设,服务区域发展大局。

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尚俊杰,从理论高度探讨了人工智能视野下的未来教育,描绘了一个个性化、灵活高效的学习新纪元。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锋亮教授则结合实践案例,详细阐述了未来学校的建设标准与先行示范,并分享了深圳罗湖未来学校、南宁兴宁未来学校等案例,为与会者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图景。

北京四中房山分校校长陈爱玉分享了学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实践经验。依托政府部门通力保障、清华教育资源全力支撑,致力打造“优”教育,实现让学习更美好、让创造更可见、让生命更蓬勃、让未来更美好的远景构想。

清华大学天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兼总裁茹立云,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为社会带来生产力的升级和产品范式的变革。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慕华成志CEO汪建宏,分享了十年来在推动教育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他讲到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转变和教学模式重塑的重要性,强调了人工智能是推动学校变革的必需品,未来课堂将助力打破教育的“不可能三角”,未来学校将承载整个AI教育生态的各个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慕华成志和百川智能联合推出“未来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并在大会上进行发布。“未来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具备强大的智能分析与生成能力,能够精准评估学生学习状况,同时为教师提供教学策略优化建议,助力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这一大模型的发布,将为教育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创新,推动基础教育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

房山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房山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未来学校的构建提供了实践的蓝图。期待通过探索和实践,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为实现教育的公平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本报记者 娄雪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