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首都教育体制深化改革与课程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高质量人才培育,12月6日,“北京市课程建设优秀成果推广暨“基于学习品质提升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丰台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课程成果推进主题研讨会在丰台区第一小学角门分校召开。
活动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互动,教师们可以及时了解北京市课程建设的优秀成果,共同进行研讨。
活动伊始,来自丰台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的6位教师围绕“聚焦课堂学习 关注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学展示”主题进行了课程的展示。《创意思维——跑跑镇》课程,通过“师-机-生”互融共生教学策略,打造智趣相融的幼小衔接学习模式。通过“听”“说”“画”三个人机交互的学习活动,逐步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形成递进式的思维提升。“丰台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的幼小衔接课程精准把握政策导向,实现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通过AI技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化学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展现了教育创新的成果。同时,建议学校将成功的绘本课程成果转化,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室相关领导表示。还有《小羊的故事》《找不同——木偶奇遇记》《找不同——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七巧故事会》等课程,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玩中学”。“此次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兴趣,将AI技术与教学巧妙结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老师注重方法指导,教会学生要有耐心和细心。过程中关注评价,给予学生勇于表达、学习反思的勇气。”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相关老师表示。
活动期间还开展了三个论坛,围绕“聚焦课程建构 关注整体育人”进行深度探讨。第一分论坛是关于“贯通课程”的学术交流。来自北京市四所学校的老师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跨学科综合性的育人目标。第二分论坛深度聚焦“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中来自丰台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的老师们呈现了三场精彩纷呈的案例分享,分别是《游戏创想家 课间乐趣+》《以玩会友 玩出名堂》及《玩转马达加斯加》,生动展现了项目式学习在激发学生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上的独特魅力。第三分论坛深入探讨了“衔接课程”的核心理念与实施路径。丰台区第一小学丰益校区副校长李建敏分享了《原来可以这样好玩:基于幼小衔接课程实践的研究》,细致剖析了幼小衔接的趣味性与实效性。还有来自海淀区玉泉小学、北京亦庄实验小学、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顺义区高丽营第二小学的教师们发表了主旨演讲,为课程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本次活动展示了各区优秀的课程成果,为后续的课程开展赋能。同时也为高质量的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路径。” 丰台一小角门分校相关负责人说。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基于学习品质提升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展开主题研讨会。丰台区第一小学角门分校副校长张蕊带来了《基于学习品质培育的幼小衔接课程研究报告》,深入剖析了幼小衔接阶段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课程发展中心教研员魏雅平则围绕《立足学科,实践育人——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分享了项目化学习在提升学生学习品质方面的探索与经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群以《构建品质课程与有效育人的实践研究》为主题,阐述了品质课程构建对于学习品质提升与有效育人的重要意义。最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主任王凯对本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表示认可,对丰台一小教育集团呈现的课堂给予高度评价,并用生动的语言诠释了贯通设计与当前价值、知识构建与环境创设、思维培育与学段特征三段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价值所在。
从课堂教学到课程建构,再到学习品质提升研究,每一环节都展现了丰台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及其伙伴在教育创新上的成果。通过实践案例与学术研讨,见证了学习品质提升的方法,领略了贯通课程、项目式学习及衔接课程等教学模式的魅力。“展望未来,我们将会借鉴先进的课程理念,构建出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体系,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教育照亮每个孩子的未来之路。” 丰台一小角门分校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 丰台时报
记者 张元培 通讯员 王歆
实习编辑 张雪琦
审核 肖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