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一起“玩嗨”课间一刻钟!“我的课间我做主”上新啦
2024-12-10 09:5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图片


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组织开展的“我的课间我做主”创意课间征集活动持续上新啦!该活动正在“丘瑞斯”(北京市学生活动在线平台)火热进行中。不久前,我们为大家展示了一期孩子们在课间一刻钟充满活力的作品。本期,让我们一起看看老师们是如何在课间和孩子们一起“玩嗨”的......快来跟随小编的镜头!


图片

老师课间变身“孩子王”


课间15分钟,老师带着孩子们玩起了传统游戏,放松身心,活力满满。


分享人:北京市延庆区第一小学教师 赵文超


图片

师生课间成棋友


我曾经和陈老师说过我喜欢下五子棋,陈老师说有机会要和我比一比。结果老师说话算话,我们在课间休息时杀了一盘,我赢了耶!我和老师都好开心,我喜欢下五子棋,也喜欢我的陈老师。

图片

分享人:北京市顺义区东风小学学生 王天祺

图片

传统小游戏让老师秒回童年


许多传统游戏不仅是成人的童年回忆,也是当下孩子们喜欢参与的游戏。师生一起游戏促进了关系。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并提供游戏材料,让套圈、跳绳、丢手绢、跳房子、丢沙包等传统游戏重新焕发风采。

图片
图片

分享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汇星校区教师 王晓棠

图片

师生同绘创意地面游戏


学校书法小组的老师和学生一起设计课间活动的地面游戏。

图片

分享人: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中心小学教师董剑梅


图片

师生组成欢乐课间“搭子”


由老师随机喊出数字,学生就近根据数字找到相对应的人数抱成一团;老师说高,学生蹲下,老师说矮,学生站着……我们教师在课间和学生们一起喊数抱团、反义词大作战乐趣多多,欢乐多多。


图片


分享人: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实验小学教师 张美琪

图片

师生创设课间职业体验


要让学生在会玩的基础上学会智慧的玩。在学校开展“让劳动教育成果和课间游戏体验握握手”的课间游戏项目后,我和孩子们开展了传统手工艺制作、养护管理班级种植区植物等体验活动。


图片


我们还开发了课间职业体验,例如“游戏用具保管员”“游戏秩序协调员”“小小裁判员”……这些服务角色的挖掘与设计,不但可以丰富学校劳动项目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在职业体验中实现学生对自己课间游戏过程的自主管理。

分享人: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左家庄分校教师 毕春莉

图片

师生共创“漂流”集市


闲置的玩具怎么办呢?旧的书籍又如何利用起来呢?老师和我们一起想了个好办法——课间十五分钟“小小物品漂流记”。在课间,我们通过物品交换“漂流”,提升了环保意识,还增强了师生关系。


图片

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我们一起参与画海报、编写广告词。看!我们的“漂流”集市开张啦!

分享人: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北辰绿色家园小区)学生 吴优璇

图片

老师课间开讲绘本故事


何凤华老师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绘本馆里,低年级的孩子们在课间的时候最喜欢围在何老师身边,兴致勃勃地听何老师讲绘本里的故事。
图片

分享人: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顺义学校教师 张雪琛


图片

师生课间巧手织花线


课间时间有限,我们的快乐无限,和老师一起探讨花绳的织法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图片

分享人:北京市密云区果园小学学生 丁美辰


图片

师生一起尽享游戏时光


在这个温馨的课间时光里,老师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起跳皮筋,不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一份浓浓的师生情谊。 让我们一同感受这充满欢声笑语的画面,为这份纯真的快乐点赞。

图片

分享人:顺义区马坡中心小学校教师 段姗姗

图片

师生一起尽享游戏时光


简单的气球,常用的跳绳。用不同的设计吸引孩子在大课间蹦起来,跳起来,愉快起来!


图片
图片

分享人:北京市顺义区马坡第二小学教师 陈冬花


“我的课间我做主”等你来参加!


“我的课间我做主”创意课间活动正在热烈进行中!看完这些充满了活力与创意的课间精彩瞬间,你是否也产生了参与的冲动?不要犹豫,快来加入我们,分享你在课间的精彩瞬间吧!”

请点击下方图片跳转到活动主页

提交你的课间活动创意


图片


参与“我的课间我做主”创意征集活动,不仅能够展示你的创意和活力,还有机会获得荣誉称号哦!


活动奖励

1.提交作品通过审核后将在“丘瑞斯”(北京市学生活动在线平台)等媒体上进行展示,作品作者将有机会获得“最佳创意奖”“最具活力奖”“课间小达人”等荣誉称号,并获得电子证书。

2.参与教师还有机会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教学创新融合奖”“最佳设计奖”等荣誉称号,并获得电子证书。

来源丨现代教育报

责编丨徐靖程 

复审丨唐莉莉        终审丨张雪莲 李培 

图片




鼓励一下点“在看”!

作者:

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