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析理丨软色情漫画充值案:用法治的力量,守护“少年的你”
2024-12-11 19:0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图片

点击上方北京互联网法院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图片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

网络环境也是营商环境

守护“少年的你”

解案结又解事结、心结

… …


图片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导广大干警厚植法治信仰,坚定法治自信,11月8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举办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案析理”宣讲比赛,10组选手从身边人、身边事入手,以案件办理者的视角,用动人的故事、深入的分析、精彩的表演,生动地阐释了案件背后的法理与情理。宣讲现场,经雯洁法官讲述了软色情漫画充值案背后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少年法庭)的法官经雯洁。我今天宣讲的题目是《用法治的力量,守护“少年的你”》。

图片

在互联网编织的这张无形大网中,青少年们正以一种我们无法忽视的姿态,在其中游弋、探索、成长。在这片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我看到过太多未成年人和家长的迷失与彷徨。如何守护好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如何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是摆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未审法官面前的首要课题。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我曾经办理的案件,那是一个关于14岁初中女生的故事。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她悄悄地在某网络漫画平台上充值阅读了108部漫画,花费了1400多元。夜深人静时,她常常躲在被窝里,熬夜阅读这些漫画,学习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父母在发现后心急如焚,向平台申请退款却无果,最终只能无奈地将这件事儿起诉到法院。

刚拿到这个案件时,我认为这只是一起常规的涉未成年人充值案件,重点就是要判断这种长期的小额的充值行为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然而,随着庭审的深入,一些更为复杂的情况逐渐浮出水面。孩子的父亲在庭审中愤怒地指出,平台给孩子推送的漫画内容不健康,导致孩子身心受损。孩子也因为害怕,在父母发现之前已经把漫画阅读记录全部删除,导致父亲没有办法拿出这些证据。

此时的我意识到这起案件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合同的内容审查也是本案的审理重点。于是,合议庭展开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调查。平台提供了孩子阅读过的漫画书目,我自己也注册了账号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漫画中充斥着刺激性、挑逗性语言,甚至还有一些裸露的画面,明显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我还发现平台曾因漫画内容违法而被行政处罚,而这部违法漫画正是孩子阅读过的其中一部。

但不同于网络游戏,网络漫画领域并没有实名制的要求,平台也难以知晓用户是否成年。平台责任边界该如何划定,是合议庭要解决的问题。考虑到漫画平台实际存在着大量的未成年用户,合议庭认为,针对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平台应当在内容展示前进行显著提示,这一点也和后来出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精神一致。最终,合议庭认定服务合同的内容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平台全额返还了充值款。

对于一般案件,到这里也就办结了。但一想到平台用户中还有很多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一想到父母们担忧的眼神,我就感到很揪心,怎样才能避免更多孩子接触不良信息呢?必须从源头上想办法!于是我向涉案平台发送了司法建议,督促他们进行整改。平台也主动落实,下架了所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漫画内容。

其实未审法官的工作就是这样,法庭内外,需要多想一步,更需要多做一点。北京互联网法院创建了“首互未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我们在工作中也陆续收到了孩子们的反馈。有孩子在信里写道:“法官,这次诉讼让我明白了父母挣钱不易,我以后再也不乱充值了。”有孩子曾经沉迷于网络,现在不仅成为参与我院普法工作的“法治小种子”,还顺利考上了大学。还有偏远地区的孩子在参加我们组织的首都研学活动时,说出立志也要成为一名人民法官的心愿。这些瞬间,都让我感受到未审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为广大网民,特别是未成年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作为少年法庭的法官,我也深深地认识到我们办理的不仅仅是案件,更是孩子的人生和祖国的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行动,用法治的力量,守护“少年的你”,谢谢大家!

 

撰稿:经雯洁

视频剪辑:王子钦

编辑:刘宛月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北京互联网法院



作者:

北京互联网法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