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庄街道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居民亲子体验传统榫卯技艺
2024-12-13 12:1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郭思岐/摄

“真有意思,这里的家具和家里的不一样,没有钉子也能做出来。”“太有趣了,你看这个木制的小牛玩具,居然还能牵着走动。”12月8日,北太平庄街道金晖远洋社区的工作人员带领辖区青少年及家长来到北京京作榫卯博物馆,参加榫卯文化亲子课堂活动,开启了一场非遗文化探究之旅。

走进展馆,展馆讲解员热情地为大家介绍了京作榫卯的历史,让青少年们对榫卯技艺有所了解。展馆内,无数木作工具挂了满满一墙,展厅两侧陈列着许多榫卯结构组装的展品。“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面前的这个京作皇宫椅和苏作扶手灯挂椅,就是由旁边墙上陈列的这些小部件,通过巧妙组装完成的。榫卯结构的科学性体现在构件间的连接不需要借助其他材料,主要依靠木质构件本身的凸凹插接就非常稳固,实现不用钉子却能‘百年牢’。”展馆讲解员向大家介绍。

据了解,榫卯结构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单元构件以穿插咬合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形式,构件凸出的部分叫榫头,凹进去的部分叫榫槽或榫眼。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是由建筑上的榫卯演变而来,制作建筑和家具榫卯结构的过程属于非物质文化范畴,综合了数学、力学、美学、材料学和哲学等学科知识,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为了让青少年们沉浸式体验榫卯技艺,现场还安排了动手体验鲁班锁的环节。看着面前的一根根小木条,孩子们认真观察木条之间的逻辑关系,思考分析其内部结构,并尝试拼接。在拼接的过程中,他们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喜笑颜开,每一次成功的拼接都让他们欢呼雀跃,成就感满满。

“我拼得可快了,刚刚我还去帮助其他不会拼的同学,给他们讲解拼接技巧。”陈鸣谦小朋友自豪地举起自己拼好的鲁班锁向记者展示。

“这次实践活动让青少年们体验非遗文化‘榫卯’的制作,领略到古代匠人的超凡智慧和精妙绝伦的高超技艺。北太平庄街道还将继续立足青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积极整合各方的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文体活动,为他们搭建学习实践和快乐成长的广阔平台。”北太平庄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科长张曦元告诉记者。 (记者 郭思岐)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